【古迹寻踪】【苏州古桥】
平江路上第九桥——胡相思桥
胡相思桥在曹胡徐巷东端,西堍接曹胡徐巷,向东跨平江河与平江路相连,稍南有南北向的唐家桥,胡相思桥的东堍与唐家桥的北堍直角相连,形成了平江路上的第三处双桥景观。此桥是平江路上的又一座拱形古桥,《吴郡志》称“胡廂使桥”,《平江区志》载:“胡厢使桥位于曹胡徐巷东端,跨平江河,为石拱桥。宋《平江图》著录。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1983年再重修,为石级拱桥,花岗石桥栏。1998年重修后宽2.85米,长13.3米。《吴门表隐》载,胡厢使桥南有古太尉堂(即二郎庙,又名圆通院),明弘治时分建,清嘉庆十六年(1811)江西吉安僧德士,字静兰重修。”,我在此桥西墩南墙上发现有一块青石碑,碑上刻有“二口桥”三字,这第二个字看不清,因桥南有二郎庙,我估计这个字应该是个“郎”字,那么,胡相思桥又有一个“二郎桥”的名字,这是我在许多资料和博友的文章中都没有见到过的。恕我孤陋寡闻,不对的话请知情朋友指教纠正。
从南向北看胡相思桥。
从北向南看胡相思桥。
从西向东看胡相思桥。
从东向西看胡相思桥。
桥东堍旁竖着一块《中国大运河遗产点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遗产区西界》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点的石碑。
桥名额《重建胡相思桥》。
此桥联柱框内刻着“元和县正堂加六级张日谋重建”的桥梁建造者落款。
此桥联柱框内刻着同样的字。
这就是那块又一桥名的青石碑,头尾两字“二”和“桥”可辨识,中间一字看不清。我猜测是“郎”字。
碑旁有一档过去用来系船缆的系缆石,现在成了插拖奋柄,晒拖奋用了。
正好有一对新人在胡相思桥上拍婚纱照。相思,选了个好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