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姑苏老沈
姑苏老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76
  • 关注人气:5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跑遍苏州无处找 ——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2015-11-28 21:37:01)
标签:

名城苏州

古迹寻踪

苏州十中

全国文保

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
 
    一所中学两国宝   跑遍苏州无处找
               ——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苏州织造署江南三织造”之一。1981年被列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百年名校的江苏省苏州十中,这里曾是苏州织造署的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当年康熙帝六下江南,祖孙俩在苏州均驻跸西花园。织造使曹雪芹祖父)之母曾为康熙帝乳母,曹寅幼年也曾入宫陪康熙读书。苏州织造署西花园长期作为行宫,实际上已经是皇家园林了。园内瑞云峰,也是江南园林太湖石名峰之一,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
苏州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自古丝织业发达,为中国丝织中心之一,被誉为“丝绸之府”。为满足宫廷需求,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苏州设立织造局,明代太监兼理织造,1646年(顺治三年)建织造局,又名总织局,1674年(康熙十三年)改为织造衙门,亦称织造府或织造署,由内务府派郎官掌管。
据史料记载,苏州织造署与江宁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在织造署西侧建行宫,作为皇帝“南巡驻跸之所”。原织造署规模宏敞,厅堂、园池、机房、吏舍齐备,占地甚广。惜1860年(咸丰十年)全部毁于兵火,同治十年重建,但未能恢复旧观。苏州织造署旧址还保存有清《制造经制记》及顺治乾隆同治年修建碑记,共五方,包括以瑞云峰为中心的行宫遗址在内,是“江南三织造”中现存遗迹最多的一处。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旷世巨作,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不仅在北京有丰富的背景文物,在苏州也能找到许多影子。据红学专家考证,《红楼梦》所描写的众多人物关系,始出自“江南三织造”: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曹寅的母亲孙氏,来自于杭州织造孙文成的孙家,曹寅的妻子李氏来自于苏州织造李煦的李家,她们也是婆媳关系。因此,《红楼梦》中不少篇章提及苏州的人文风物,也就顺理成章。
据此,红学专家对红楼梦的人物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贾母对应的是曹寅之母孙氏;贾政对应的是曹寅;贾元春既是曹寅之女曹顒之姐纳尔苏王妃;贾母的史家对应的是“江南三织造”之一的孙文成的孙家;贾政夫人的王家对应的是“江南三织造”之一的曹寅内弟李煦的李家。“江南三织造”同是包衣之家,又是亲戚关系。三大织造的关系基本定位了曹家的人物。
红学专家还发现重要的一点线索,如果能找到《红楼梦》中的薛家究竟是现实中的谁家,就找到曹家的“薛宝钗”是谁。历史资料记载,马桑格也是皇帝的包衣,也是江南织造,与曹家是亲戚关系。这样一来,江南四织造:曹家、孙家、李家、马家就是书中的四大家族。找到马家与曹家的结合点,就基本确定曹家人在书中的对应关系。新浪原创作品《潇湘泪浸红楼梦》,在红学界也首次辨析了曹雪芹家族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关系及“江南三织造”的裙带关系。
《重建苏州织造署记》位于清代织造署建筑多祉轩内,为清代原物,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碑文记述了织造署以及行宫的重建情况。撰文者为当时的督理苏州织造德寿,书写者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从碑文中,可以了解清代织造署的沿革和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原文如下:

织造一官,盖周官大府内宰之属1。我朝鉴前明任用中官2之失3,于顺治三年以工部侍郎一员总理织务,旋于江宁苏州杭州各简4内务府郎官管理织造。康熙十三年改葑门内明嘉定伯周奎故宅为苏州织造衙门。二十三年圣祖5南巡,乃于织署之西创立行宫,历二百余年,爓朗高骧6,万民瞻仰。洎7咸丰庚申发逆8下窜,均毁于贼。同治二年十月,李爵相鸿章以江苏巡抚统兵克复苏常,随即筹办善后,百废具兴。而帑9项支诎10,不得不先其所急,故数年来未遑11议及织署,历任织造皆僦12居颜家巷民房。兹恭13遇皇上大婚典礼,奉14办服物采章15,工程浩大。所居实形垫隘15,德寿以修建衙署商于抚藩,因度支戟局17迄18难就绪。同治十年春,巡抚张公之万,布政使恩公锡先后抵吴,德寿亦三次奉旨留任,复议及此事。二公曰:“是要工也。”遂 遴员19集费,勼工庀材20,经始于十年辛未岁五月,至十一年壬申岁三月落成。经画21大致,悉仍旧贯22,惟地临河滨,向植木板为照壁,今将河岸培宽23,易以砖石,庶24垂久远。共计房廊四百余间,用钱四万二千余串25。其司库、库使、笔帖式26等署一律修缮。至行宫,为圣祖高宗27两朝十二次临幸之所,自应敬谨重建,永识熙朝盛典。虽已清厘疆界28,周立墙垣,因工钜29帑艰未及蒇30事,是所望于后贤也。此次主修者为原任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公国藩、升授闽浙总督江苏巡抚张公之万、升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何公璟、升署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恩公锡、署江苏布政使按察使应公宝时、署江苏按察使候补道贾公益谦、杜公文澜。其在事各官,则候补知府杨锡麒、刘文棨、许润身,候补直隶州知州迮常五31,候补县丞刘沛霖、方廷鸿、俞世球也。德寿目睹辛劬32,濡笔为记,附名石末,有荣幸焉。钦命三品顶戴赏戴花翎督理苏州织造兼管浒墅关税务德寿谨撰,赐进士出身前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何绍基谨书。
大清同治十一年岁次33壬申孟秋34月立
金匮35周秉锠摹镌

文字介绍转载自网络专题文章,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苏州织造署旧址大门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苏州织造署》匾额,清何绍基书。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研究性学习专用活动室:《红楼梦》研究。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研究性学习专用活动室:清代苏州织造署研究。【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西花园图》砖雕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苏州织造府行宫图  此图为苏州府设行宫织造署乾隆十五年》砖雕。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沈石田、祝枝山碑,右沈左祝。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碑二方,字迹有些模糊,恕老沈老眼昏花,不能详释。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龙井,瓦翁年九十七》书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多祉轩》匾额。轩内的《重建苏州织造署记》碑,我们这次竟漏看了,真遗憾!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多祉轩楹联:修身俭已蓄德,增花寒不改叶【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刚在网上找到一张《重建苏州织造署记》碑照片一张,特此转载,补发给诸君欣赏。
【古迹寻踪】一所中学两国宝 <wbr> <wbr> <wbr>跑遍苏州无处找 <wbr>——苏州市第十中学访问记 <wbr> <wbr>二、苏州织造署旧址

    其实当年苏州织造署的规模是很宏大的,整个十中内的西花园和西部的清帝行宫都是织造署的一部分。我这次是为了写博文方便,自作主张地把它分成了瑞云峰、织造署和振华女中三个部分,仅把织造署的门前小院、大门、门厅和靠近它的一些建筑算在了织造署的户下了,这是很不讲道理的,在此向各位作个交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