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迹寻踪】【苏博家园】
苏州名门望族潘家旧宅——潘祖荫故宅参观记
苏州新浪博友10月28日聚会的首选地——临顿路南显子巷潘祖荫故宅终于出现在我的面前了。我怀着一股崇敬的心情跨进了潘宅。我所以崇敬他,不是他的“贵”,也不是他的“富”,而是他把“天下三宝”中的两宝——"大克鼎"、"大盂鼎"历经千辛万苦保存至解放后,无私地、毫无索取地奉献给国家的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知道苏州有个潘家是在1999年第二期《苏州杂志》上,此期杂志的《古城春秋》栏目上,刊载了一篇署名文章:周立平:《潘家献鼎》。苏州潘家的历史,“贵潘”和“富潘”的关系和潘家藏宝献宝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从此,我也关注起潘家的事情来了。
这是这次来陪同我们参观潘宅的吉老大同学、潘氏后裔潘达裕老师(右)兄弟俩在上海博物馆,在捐赠的鼎前的留影(翻拍自《苏州杂志》1999年第二期第39页)。

博友云雁阁主告诉我,长桥古观音堂有块工部尚书潘祖荫的碑,我和黄寅去了古观音堂不下五、六次,拜访住持界因法师,询问该碑的发现经过和考证结果,多次观摩了碑刻,拍了照片,并在新浪博客上撰写了一篇专题博文。这次我还请教了老大同学、潘氏后裔潘裕达老师,他告知,这是潘祖荫墓地上的一块碑,潘祖荫墓原在茭白荡(长桥的一个小地名),距观音堂不远,墓被毁后,村民把此碑搬到观音堂门前的小河边,翻转当河埠石级使用,后被当家和尚发现的。
重建的古观音堂。

竖在堂前的四古碑之一——工部尚书潘祖荫碑。

碑刻字迹模糊看不太清,我把我它分段拍摄,仔细寻找按顺序排列完整。

这是潘氏29世裔潘奕隽故居。他是潘氏金榜题名的开山祖,在他之前,潘氏从来没人中过进士,做过高官。


在怡园的古井栏圈上留下的潘奕隽笔迹。

当然还有潘祖荫的祖父潘世恩(潘奕隽的侄孙,为乾隆58年状元)钮家巷的纱帽厅(凤池园,现在的状元博物馆及东二路),白塔西路潘遵祁(潘奕隽之孙)故居,西百花巷4号潘曾玮(潘世恩之四子)故居(即养闲草堂),还有潘祖荫的另一处豪宅、卫道观前的礼耕堂,这些都是由潘氏几代人留传下来的遗产,都是我很关注、常去看的明清古建筑。这次又能看到一座如此宏大、精美的清代建筑,太令人高兴了,临走之时还有点余兴未尽、恋恋不舍呢。感谢吉老大的精心按排,感谢潘裕达老师的热心介绍!
我把我这次在此拍的45张照片晒在下面,反正大家都去看过了,我就不再一一作解释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