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迹寻踪】
亭林公园访古探胜系列
二、摩崖石刻遍玉峰
亭林公园的文字石刻,在昆山市各风景名胜区首屈一指,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亭林公园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它由碑碣、石柱楹联、摩崖石刻、墓碑等部分组成。这些文字石刻的年代不同,自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都有,纵跨历史近900年,因此,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次我们在亭林公园玉峰山上寻访石刻,由于时间紧迫,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近20处石刻,都是石体石刻和摩崖石刻,已在第一部分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专题文章中发布过的碑碣、石柱楹联、墓碑等不算在内。现将这些石刻照片发布于下面,能看得清或有资料可查的都写在照片前的说明中。实在看不清和没有资料的就只能靠赏读朋友自己去理介了。
1、《云根》:有落款,模糊不清,新古存疑.


2、《龙泉》:无落款,新刻.

3、《桃源洞》:无落款,古刻.
桃源洞在前山半腰,洞里面有条狭窄的地道,只容得一个人走动,据说原可以通到常熟。从昆山到常熟有六十多里路程,步行要一天时间。如果从桃源洞里往来,只要点燃一支小红烛,蜡烛点完就可以到达,非常近便。
有一次,一个人从昆山到常熟,另一个人从常熟到昆山,走到一半相遇,因洞狭小,无法避让通过。两人谁也不肯掉转身子谦让,僵持着。蜡烛点光了,仍然直挺挺地阻挡着。结果,两人就活活憋死在洞里。两具尸体变成了挡路石,把桃源洞堵死。从此,昆山、常熟之间没有近路可通了。


4、《山路逶迤石洞幽,......桃源洞联句》诗,还能辨识一些字,有些则模糊不清。在桃源洞中。


5、在桃源洞外的坎墙上,有多块求城隍皇子保平安等碑刻




6、在坎墙上有块宋碑,《皇靖康丙午(1126)菊月立,张子蕃捐赀修筑昙华亭露台法基,吉祥如意,住持僧定修募》

7、《隔凡》:新古两相随。
从玉峰登山至文笔峰途中,有一块深棕色的巨石,上面刻有“隔凡”两字,寓意是越过此石,即进入“仙境”。“隔凡”两字的作者以及年代,无考,此为癸亥年(1983)重镌。

原刻漶蚀严重,此为用粉笔依据残痕描绘出来的原石刻.

新古"隔凡"石刻合影

8、《抱玉洞》:辛未冬,落款字迹不清.


9、《明四贤祠旧址》


10、《******之墓》石刻


11、《真山似假山》:壬申(1992)春,家衡题,陆家衡,昆山当代书法家,新刻。

12、道光八年石刻


13、《石门》石刻


14、《凤凰石》石刻
凤凰石在后山,相传曾经有凤凰飞来栖息,故而得名。


15、"朝阳洞"摩崖石刻:魏碑体题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