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踪】涵村访古 二、涵村店铺

标签:
名城苏州古迹寻踪太湖西山涵村古村涵村店铺 |

【古迹寻踪】
山架梁上施方童柱、斗拱,以承脊饰。童柱四角刻有花瓣纹,鹰嘴作圆
孤形,刻卷草图案,山间饰不透雕的山雾云。金、檐柱之间,有扁薄月形歩梁连接。山柱间亦以单歩月梁、枋子相攀连。梁、斗上均搁置桁檩,间嵌水浪儿形色的替木或托桁枋,附以方檐,组成了整个梁架结构。根据使用上的需要,铺面往里缩进一架。明间歩柱间设上下槛各一条。其中上槛距离歩柱72厘米,间嵌以横披板;下槛贴近阶沿石。靠近左金柱79厘米处,在上下槛间立一方柱,再在方柱下端1米处的左右方各安装一条中槛,阔15厘米,厚14厘米,形若柜台。柜台下亦附以裙板。上槛与柜台之间立两根短柱,把中部空间分隔成间距75、73、75厘米的三个窗洞,再各安装一扇能上下启闭的闼门,形成销售窗。左次间亦设上下槛,上槛紧附金柱,下槛高度与明间相同。按照使用上的需要,在中间立柱三根,从左到右的间距是:75、84、103、20厘米,划分成为4格。再在其间的不同高度,施1--2根“横挺”,附以示板,组成了正门和边门两旁的“目”字形门垜。在正门的左右侧,有两块青石枕,上槛施连楹,安“和合”门,至今仍保持着明代的式样。
面的陆姓后人讲,全国仅有二家,另一家在四川成都),其建筑风格极具地方特色,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店铺中原存有明代宰相王鏊撰题、明四子之一的书法家祝允明书写的《思静处士陆君墓志铭》碑一方,现已不在店铺之中,听说被搬迁至水月寺中集中保管了,可喜的是店铺对面那位陆氏后人(河海大学毕业生)保存有此墓志铭碑的整幅拓片,他热情豪爽地取出拓片供我们观赏拍摄,补偿了我们未能见碑的一点遗憾。(涵村居民多姓陆,为晋中书侍郎陆瓘之后,南宋嘉定十二年,陆元阳、陆元珏兄弟从无锡迁至西山,陆元阳居涵村,陆元珏居后埠,为西山陆氏涵村支系和后埠支系的迁山祖。在涵村孙坞有陆氏支祠,本博后有寻访专文。)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门牌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