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2014-12-26 23:12:06)
标签:

名城苏州

古迹寻踪

摩崖石刻

天平山

王鏊

【古迹寻踪】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古迹寻踪】

 

      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从天平山“先忧后乐”坊遁山道向左走去,稍登缓坡,便可上天平山消防通道,顺消防通道向北走去,可直通咪弥岭和后山的天云寺,在其半途,有一小路可通天平山后门,出后门向北眺望,白马涧风景区的龙池就在不远处。

    消防通道左边,尽是悬崖峭壁,登上通道向前走不远,峭壁上有一石突兀而立。石壁上自上而下刻着三个大字“咪弥岭”,落款王鏊,下镌二印。

 


    王鏊的晚年,是在吴县东山度过的。他告老回乡后致力于家乡的文化发展,撰下了《震泽篇》、《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等地方文献和《春秋词命》、《性善论》等其他著作,文章尔雅,议论明畅,诗潇洒清逸,有王岑风格,文风振起一代。他常常徒步出游,或与好友泛舟湖中,遍历幽谷秀岩。刻石题铭,赋诗著述。著名的《洞庭两山赋》,就包含了王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他曾多次到天平山游览,曾题诗多首,我知道的就有五首:

一、天平山
春风撩我作山行,画舫西来半日程。
怪石插天欹欲堕,冷泉和月滴无声。
登临不尽吴中胜,忧乐谁关范老情。
晚立龙门最高处,始知身世与天平。
二、天平范氏坟
衰年不减登临兴,福地灵山搜欲罄。
城西诸峰吾所嘉,就中尤爱天平胜。
亭亭一盖倚苍冥,严若端人人自敬。
狮山奔伏象山回,支硎秦台皆退听。
横山当面横作屏,背拥蓬华互相映。
林林万石相拄撑,倚插半天欹不定。
蹲如虎豹奋攫噬,骞如鹏鲸恣豪横。
勇如武士力赑屃,秀如女子色绢靓。
我来敬拜太史坟,松柏阴森趋一径。
忽詹万笏森向天,直气喷薄凛犹劲。
乃思范公立朝时,正色危言拄邪佞。
兹山固合生兹人,崧岳降贤尼孕圣。
吴山第一称天平,宋家第一称文正。
高风千古允作合,仰止岩岩续前咏。
三、山行-天平

濯缨重向白云泉,曲蹬幽林诘屈穿。

驳落残碑犹可读,坡坨巨石自堪眠。

俯临尘世三千界,仰见龙门尺五天。

此地频来殊有意,肯教忧乐负前贤。

四、登龙门次师道韵

飞歩凌虚碧嶂腰,双扶赑屃逼层霄。

嵌中只恐蜿蜒蛰,缺处犹存霹雳焦。

擘讶巨灵雄气力,峙瞻元礼崚风标。

知君头角崭然久,内候秋风八月潮。

五、有约登天平绝顶者行至龙门力惫而止

峭峰突起万巑岏,闻有仙扃惜未观。
事有怀行独往,悬崖无路坐长叹。

龙门已觉吴天隘,剑阁谁云蜀道难。

安得我身生两翼,凌风直上谢蹒跚。

 

    如此石刻是为王鏊真迹,应是王鏊在某次游天平作诗后意犹未尽时所题写的。但对此石刻是否是王鏊的真迹,我存有疑虑。因此刻中的“弥”字竟是个解放后才公布使用的简体汉字,在王鏊所处的明代是否已使用了简体汉字?我虽孤陋寡闻,但总不至于会如此吧?博友,请您赐教。

 


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古迹寻踪】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附: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的近代摩崖石刻(在“咪弥岭”石刻北不远处)
【古迹寻踪】天平山王鏊“咪弥岭”摩崖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