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2014-12-15 13:41:09)
标签:

名城苏州

古迹寻踪

太平天国

李秀成

彩绘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

 

 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12月13日上午,参观完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唐寅画展后,顺便看了下太平天国忠王府,如今的忠王府是苏州博物馆的出口处,参观苏州博物馆后必须经忠王府才能出馆。

    忠王府在东北街拙政园东侧,原是拙政园的一部分。这里原是三国时期东吴郁林太守陆绩(187-219年)的宅第,东晋时为高士戴顒(378-441年)宅第,晚唐时为诗人陆龟蒙(?-881年)宅第。北宋时山阴簿胡稷言在此建“五柳堂”,其子胡峄建“如村”。元代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弃官归隐,在大弘寺废基上建别墅,取西晋潘岳《闲居赋》“是亦拙者之为政也”语意,取名“拙政园”。王献臣死后,其子不肖,将园输给徐泰时,徐氏子孙后亦衰落,园也随之荒废。崇祯四年(1631),侍郎王心一购得。清初钱谦益构曲房于拙政园西部,安置名妓柳如是居此。顺治十年(1653),大学士海宁陈士遴购得此园。康熙初年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得,大事增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南巡曾来此园。乾隆三年(1738),又将园划为二,东部归太守蒋诵先,加以重修,改名“复园”。西部为叶士宽所有,另建书园。至嘉庆中叶,复园为刑部郎中查世倓所得。道光间又归大学士吴菘圃,改称“吴园”。而东部住宅清嘉庆、道光年间已归潘师益所得,潘与其子潘晧在内营构瑞棠书屋。西部之书园则为道员沈元振所有。

    清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苏州,是年8月,李秀成将拙政园花园部分及东部潘爱轩(潘晧之子)宅和西部汪硕甫宅等三处合并为“忠王府”,并再次修缮。使用数千民工历时三年多,终于建成了公署、住宅、园林相结合的宏伟建筑群。此外,李秀成在兴建忠王府时按照王府的规格,在忠王府外建有两座鼓吹亭和东西辕门,辕门之上各建一座雄伟的角楼。整个王府分成中、东、西三部分,此外,府内还建有多座望楼。

    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失败,李鸿章攻陷苏州,占据忠王府,李鸿章将忠王府作为江苏巡抚行辕。由于忠王府是按王府规格营建的,庄重宏伟,绚烂华丽,是清朝官衙所不可比拟的。李鸿章把忠王府作为临时江苏巡抚衙门,惟恐被指控“僭制”,因此按清朝衙门规制对忠王府进行了改建。将单檐歇山顶大门改为卑隘硬山顶大门,东西两辕门和鼓吹亭均被拆得荡然无存,将大门梁枋上灿烂夺目的彩绘涂刷殆尽,特别是彩绘龙饰一方不存,正殿次间脊桁上的二方“凤穿牡丹”是幸存下来的。

    清同治五年(1866),巡抚衙门迁出;同治十年(1871),河北南皮张之万任江苏巡抚时,居住在东部住宅内。后又倡立会馆,中部花园及东、西部住宅改为八旗奉直会馆,所属园林恢复了拙政园旧称。西部于光绪五年(1879)划归张履谦,另建补园。辛亥革命后,八旗奉直会馆改称奉直会馆。1920年左右,将东部住宅赁与李鸿章侄、前云贵总督李经羲,后为李儿孙继承,于解放前已抵押某银行。西部住宅在1938年被江苏省省长陈则民租用为省政府办公处。1946年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舍。

    解放后此处由苏南苏州行政专员公署使用,1951年11月划归苏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1952年11月6日经整修后的拙政园中、西部正式对外开放,东部为花园和职工宿舍,园前房屋中间部分归苏南文管会使用,东面住宅为苏南地区图书馆,西部住宅为洪泽小学。

    1960年元旦,苏州博物馆成立。

    1963年3月,国务院公布拙政园和忠王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格局一直保持至今。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2、彩绘

         大堂彩绘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彩绘山水花鸟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梁桁彩绘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3、大堂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4、窗棂

         落地长窗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龙凤窗花木雕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冰裂纹圆形漏窗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5、戏台(左右门额分别为“出将”、“入相”)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6、匾额

           (1)、砖匾:桑苧清风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2)、砖匾:蒙茸一架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3)、堂匾:唐寅题:卧虬堂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7、雕花青石柱础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8、砖雕门楼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门楼字牌:逢时阳遂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9、文明手植紫藤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古迹寻踪】忠王府的彩绘艺术及其他

    本文文字介绍摘编自王润元、徐亦鹏著《太平天国忠王府》,文物出版社2000年7月版,本人稍作删节,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