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 横泾古迹新发现

(2014-06-03 08:57:15)
标签:

苏州名城

文物古迹

古建筑

横泾老街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古迹寻踪】

 

        横泾古迹新发现

 

      在蠡墅寻访古迹结束后,我们乘54路公交车到越溪,走访了张墓遗址,然后乘62路公交车到横泾,在横泾,歩行走访了15处古迹:1、后巷太平桥,2、后巷大三巴(文革时期的礼堂残壁),3、横泾老街,4、老街东桥(聚兴桥)残迹,5、老街西桥(驷马桥)残迹,6、老街下塘西街后河浜桥,7、中市街北长弄席宅,8、下塘西街后河浜施宅,9、下塘西街民国建筑,10、上塘东街34号张同丰号民国建筑,11、上塘东街五座七十年代初期圆粮仓,12、上林村东北村镇泽桥,13、上林村东林渡村吴兴桥,14、新齐村溆庄溆东桥和观音桥,15、新路村石路浜承德堂花厅(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这15处古迹中,老街下塘西街的三处古迹:施宅、民国建筑和后河浜桥是我们这次寻访的新发现。

      本文只写这三处新发现的古迹,其余13处(包括越溪张墓遗址)我都已先后发表过,这里不再重复了。

 

1、施宅

      位于横泾老街下塘西街后河浜西岸,为一民居建筑。该宅坐南朝北,资料不详,我幼年时曾进去过,由于时间已长,已不存记忆了。该宅老主人我都认识,据老主人讲,此宅建造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了,据此推算,应是民国早期(约民国10年左右)初建,现经装修,保存完好。

施宅的内大门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内大门后是一座墙门,装修时涂成黑色,字牌“含明彰仪”,字白色,字牌两侧和下方花草图案涂成金色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圆堂和落地长窗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圆堂两侧的厢房和窗棂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厢房内叠放着几扇卸下的长窗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长窗玻璃中嵌贴着书画,书作下方落款“守梧”,守梧是王鏊的孙子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扁作梁,雕花梁托。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雕花栏板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2、民国建筑

      在老街下塘西街,清水砌墙,面阔二间二层。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无资料,门锁着,没能入内观察。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3、后河浜桥

      在老街下塘西街,后河浜和市河会合处,跨后河浜,单孔平桥,排柱式桥墩,桥墩和原桥面均为花岗石质。此桥我幼时经常走,离乡多年,原以为此桥已毁,不料此次来访施宅时,看到了此桥还在,桥墩还是老的,只是桥面换成了水泥板了。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古迹寻踪】 <wbr>横泾古迹新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