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 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2014-06-01 09:25:23)
标签:

苏州名城

文物古迹

古建筑

蠡墅老街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春秋吴越争霸越灭吴后,越大夫范蠡在阖闾城南五里处筑墅而居,后此处渐成一集镇,因范蠡在此筑墅而居,遂名“蠡墅”,姑苏老沈现即居于此。小镇曾一度繁荣,从现存老街众多的古庙、古桥、古树、古碑、古宅、古井,足以证明小镇从前曾经的辉煌。然而,由于小镇距苏州太近,过度的开发和居民向城市的流动,宽达的马路取代了田野阡陌,高楼大厦挤走了粉墙黛瓦,尖啸的汽车喇叭声淹没了古刹的悠悠钟声,古镇在苟延残喘,老街已风雨飘摇。

       5月24日,悠哉游哉、黄寅二位好友一清早就来到蠡墅,与我一起走访蠡墅古镇,然后再去越溪、横泾。这次走访,蠡墅是我的新家,横泾是我的老家,实际上我成了这台戏的主角,带着他俩整整跑了一天,收获颇丰。

      在蠡墅,我们遍访了蠡墅老街,寻访了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蠡墅四古桥:蠡墅桥、永兴桥、太平桥、须茂桥;吴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三宅一井:蠡昂路43-3号明德堂、栈郎浜33号三德堂、上塘西街20号沈宅、下塘西街18号南古井;一庙一古树四古碑:西观音堂和原属西观音堂现被圈入蠡墅中心小学的古银杏和四通清代古碑。我这篇博文,对我以前已发表过的古迹就不再重复了,只发以前还未发表过的古迹。共分二篇,这是第一篇:三宅一井;明天发第二篇:清代古碑。

 

1、明德堂

      明德堂位于蠡墅老街蠡昂路43-3号,该宅原是一家蠡墅镇上最大的典当商的前店后宅式的私宅,原规模较大,现存单体建筑可分南北两路,北路依次有圆堂及前后住楼,南路仅存住楼一幢,间有备弄相通。圆堂面阔三间,内四界圆作抬梁式。前楼厅副檐做法,进深10米,为前轩后双歩形式,底楼扁作承重;后楼厅底层副檐做法,楼下轩形式,面阔三间,进深8.1米。南路住楼面阔三间带北厢楼,进深7米,承重扁作,圆木隔栅,方砖铺地;二楼构架内四界圆作前廊形式,进深六界。前楼厅天井北侧有古井一口,圆形井栏高30厘米,壁厚10厘米,井口外径50厘米,内径30厘米。据宅主人讲,该堂原砖雕墙门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铭记。明德堂是蠡墅老街现存的一处乾隆时期的大型群体民居建筑

 

圆堂现出租开了一家花店,现从此门进出楼厅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砖雕墙门上部已毁,原有“清乾隆五十年”铭记已无存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后园之圆洞门,主人养植了不少树桩盆景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圆洞门的内外青砖门额:内:“敷荣”、外:“锦树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前楼厅内挂近代书法名家书“明德堂”匾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前楼厅底层摆设和四壁挂满的字画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前楼厅扁作梁上的精美木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前轩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后楼厅“春晖堂”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后楼厅堂匾:“春晖堂”,瓦翁书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后楼厅落地长窗【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楼梯【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2、三德堂

      三德堂在蠡墅老街下塘西街栈郎浜33号。该宅原有七进,现存一进。所存单体建筑面阔四间,为内四界前廊后双歩扁作厅,进深七界计8.8米,四界梁上设坐斗,檩下施花机。该住宅沿河而筑,北侧有永兴桥,环境幽静,是蠡墅清代早期较大型民居建筑。


大厅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桁梁构架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大厅分隔出的边房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龙纹滴水瓦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房主保留的红漆木板堂牌,上书“汝南三德堂殷”,表明宅主为殷姓,祖籍为河南汝南。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备弄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大厅后之小天井和小园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3、沈宅

      沈宅在蠡墅老街上塘西街20号。现存住楼一幢,面阔四间带北厢楼,住楼底楼方木承重圆作擱栅,较低矮;二楼构架为前后单歩做法,内四界圆作抬梁式。北厢楼俗称旱船,面阔三间,进深7.9米;二楼构架为圆作抬梁式,船篷轩。该住楼沿河而筑,前有太平桥,极具小桥流水人家风貌,是清代当地典型的小型民居建筑。

门牌号码:蠡墅镇上塘西街20号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现进出大门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外貌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备弄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住楼底层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楼梯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沈宅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右侧房屋即沈宅,小河前方小桥即古桥太平桥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4、蠡墅古井

      蠡墅古井在蠡墅老街下塘西街18号南。青砖盘筑,原有青石六角形井栏圈已被盗,原井栏圈高37厘米,壁厚10厘米,井口外径对角线60厘米,内径27厘米。现用水泥砌筑。古井东北为永兴桥,从原井栏圈形制质地看,属清代古井。

 

已被盗失的原井栏圈*(借用吴中区三普资料照片)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井外貌现状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井内青砖盘筑状态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井东北的古桥永兴桥上新发现有青石碑刻一方。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古井对面永兴桥堍民居墙下有一石雕狮子头,被用水泥固定在路旁
【古迹寻踪】 <wbr>蠡墅老街访三宅一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