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 石湖上方山访古记
标签:
名城苏州苏州风光苏州山水苏州文物古迹 |

【原创图文】
昨天(26日)下午,姑苏老沈与博友相约,去石湖上方山访古赏景。我们在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口会合入门,先后踏访了治平寺、越公井、石湖草堂、石观音寺、“石湖”摩崖石刻群、石佛寺、寿栎堂、范成大祠、茶磨山房等古迹,最后还去寻访了李根源书题的“茶磨”、“郊台”两方摩崖石刻。由于时间来不及,楞伽塔、余庄、行春桥、越城桥、吴城遗址、越城遗址等古迹只能留待下一次再来探访了。
苏州石湖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牌坊(2012年中秋节摄)

1、治平寺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治平寺遗址”标志碑(2012年中秋节摄)

治平草堂横匾(2012年中秋节摄)

治平寺简介牌

治平寺山门及天王殿

治平寺大雄宝殿

2、越公井:越公井,在治平寺内,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凿。
越公井简介牌
越公井有二眼,第一眼在廊内,六角形青石井栏圈,内侧有井绳勒痕,外侧三面有刻字,中为隶书“越公井”三字;右为井名题写者民国期间李根源题写的井铭:“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凿”和落款“
李根源题”;左为“民国十六年张一麐补书”。

第二眼在廊旁园内,亦为六角形青石井栏圈,内侧有井绳勒痕,外侧上下各有一条细横刻线,每面上下二线间各用细纵线刻划成并列三块,中间大,二边小,但没有镌刻文字。

3、石湖草堂:在治平寺内,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所。
石湖草堂简介牌
石湖草堂外貌

石湖草堂内明四子之一的文澂明题写的横匾“石湖草堂”。
廊端墙上的吴荫培题写的“范文穆石湖草堂旧址吴荫培题”碑。吴荫培(1851——1931)字树白,号颖芝、云庵,苏州人,辛亥革命后自号平江遗民。
4、石观音寺:在治平寺东依山而建,寺很小,面三间,上下二层,寺底层供奉一尊石质观音佛像,左右石柱上有对联一幅(见下图),殿前临窗悬“音门香梵”蓝底横匾,寺前有山泉一注,蓄水成清潭一汪,潭上跨一花岗石梁,梁侧有“梵音胜迹”四字。
石观音寺外貌

石观音寺石柱联:“愿力广施甘露味;闻思远应海潮音。”

登石观音寺石阶旁崖壁上有一“小天台”摩崖石刻,估计应是原有的。(钓月--樵云老师指点:此碑字体应是李根源所书,左侧落款也隐约可见)
5、“石湖”摩崖石刻群:在从治平寺、石观音寺去石佛寺路旁的山体崖壁上,以“石湖”石刻为最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约有二、三十方,形成一个摩崖石刻群体,不过,据我们观察,全部是新作。

6、石佛寺
石佛寺碑(2012年中秋节摄)

石佛寺边门及“宠光奕世”匾(2012年中秋节摄)

7、寿栎堂:在石佛寺内。
范成大自题的“寿栎堂”匾

寿栎堂内范成大塑像

8、范成大祠:在石佛寺内,原是范成大生前居所。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范成大祠”标志碑

范文穆公祠简介

范成大祠外貌

祠内由顾廷龙题写的“范文穆公祠”横匾

院墙上嵌砌的“宠光奕世”石刻,是明万历庚寅二月由巡统主薄监察御史李辰民题写。

祠内古碑,字迹模糊不清。

9、茶磨山房:在石佛寺外道路的对面,依山而建。
厅堂一览。

10、湖山佳处:从茶磨山房北侧登石阶而上,在山道两侧有一坪台和一双层建筑,楼檐下挂沈周题写的“湖山佳处”匾,其底层为茶室,对面坪台设椅桌供游人休息品茶。坪台前崖边围有栏杆,凭栏前眺,石湖景色尽收眼底!
“湖山佳处”茶楼

凭栏前晀,天镜阁等石湖风光一览无遗。

至此,我们决定去寻找李根源题写的“茶磨”、“郊台”两方摩崖石刻。
11、李根源题写的“茶磨”石刻:经向博友和公园工作人员查询,说“茶磨”石刻就在茶磨山房和茶楼一带北面的崖壁上,我们四人尽力寻找,化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找到,天已不早,我们只好作罢,待下次再来寻找吧。
12、李根源题写的“郊台”石刻:
据说“郊台”石刻比较好找,就在大佛背后的山道旁。我们就从茶楼直向大佛走。走到大佛背后,一眼就在路左侧看见了“郊台”石刻。
石刻是李根源惯用的隶书题字,中间是横写“郊台”两个大字,右侧是竖写题字年份“壬戊春”三字,左侧是竖写落款“李根源”。





菊花塔

菊花盆景


清静的湖滨


行春桥上观残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