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 探秘太湖第一山——平台山

【原创图文】
平台山位置图(见红线处)
出港第一景:蟠螭山及山上的永慧寺(石壁寺)和山下湖畔的永慧寺观音院
箬帽坞
湖中防风港
航行中所见各类船只
我乘坐之五帆大船
微波荡漾
平台山岛隐约可见
平台山越来越清晰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航行,平台山终于到了
白鹭站在岸边迎接来宾
登上岸即黄墙映现入眼,这是岛上的唯一建筑,据传在禹治水时在此铸铁釜,覆孽龙。遂筑禹庙以祀之。宋末吴兴徐雪庐有诗一首”。其诗中的“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霜黄林头柚橘熟,日冷波底蛟龙愁”之句,即写此事。
禹庙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73年)重建,从清乾隆以来,小庙的庙祝便有冲山村李、吴两姓村民担任。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后同治年间又重修。民国时期禹庙仍有屋舍20余间。1958年,当地村民扒砂炼铁,庙宇遭到毁坏。直到1994年,当地渔民才再次重建禹庙。现在禹庙共有主殿五间,另有若干配殿。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19日立的“平台山”碑
碑背面的《平台山碑记》
2001年立的“光福”碑,以示平台山属光福镇管辖
还有一块冲山村立的“平台山”碑,以示此山为冲山村的领地。禹王庙山门门楣匾为“治水禹王”
庙门前杂草丛生
禹皇殿门,门楣题“太湖第一山”
门背后题“一帆风顺”
禹皇殿前的宝鼎
禹皇殿神牌“治水禹皇”
禹皇神像侧殿供奉“刘王千岁”,悬“水路天台”神牌。
清光绪二拾九年六月十三日示碑,碑文模糊难辨
庙中有水井一口,以供临时居此人员饮食用水
禹王庙之山墙
岛岸边瞭望太湖
湖岸边之杨树,树形独特
探觅在岛周的乱树杂草丛中
登陆岸旁的高大杨树
什么时候被大风连根拔起的杨树准备返航了
告别了,平台山!
返程中又见漫山岛,此时看得分明,南北两岛中间有大堤连接
又见冲山,可见前山和后山
冲山前山
冲山后山,可见太湖游击队纪念塔
冲山和箬帽坞
冲山上的一座石幢
冲山湖滨观景建筑
建在冲山的吐哈油田疗养院
箬帽坞,据传是吴王阖闾女儿的陵墓,其棺木不着地,用金链条吊悬在空中。
晚霞映渔港
再见了,风光无限的光福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