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2013-05-09 09:56:19)
标签:

名城苏州

苏州文物古迹

苏州古村落

苏州文化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

 

      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在东蔡,我们还寻访了两个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春熙堂花厅花园和芥舟园,遗憾的是两处都没有人,铁将军把门,我们没法入内,只能拍了点外照,但求今后能有机会进入内部仔细观赏。 

 

一、春熙堂 

  位于西山东蔡村东里村204号的春熙堂,据资料介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今仅存门楼、女厅、缀锦书屋三座建筑。 缀锦书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建筑面积86平方米。前金柱一线设屏风.置挂落,将厅屋一分为二。南部采用四架卷棚式做法,北部采用花篮厅做法。缀锦书屋前后有园。前园面积70平方米,堆以黄石假山,植以黄杨、天竺、腊梅、枇杷等花木。地上铺设石板。后园面积比前园大出三分之一。三面用高墙封闭。园内叠有湖石假山。中间一峰,称老人峰。左右两峰,一大一小。分别叫太师、少师。太师峰拔地3.4米,少师峰高2米左右。园内有大小白皮松两棵。其中一棵,树龄500多年,主杆周径2.1米,树高26米有余。

  据博友悠哉游哉专访博文介绍,春熙堂由里人蔡春新的父亲建于乾隆年间,蔡氏早年经商湖南,富有后回乡建该堂,取《老子》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中“春熙”来作为堂名。以后历代都有增建,营建工程直至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广商业冲击之后,才停止下来。清末时,蔡家将此宅售与秦氏。春熙堂规模最大时,除门厅、大厅、门楼、女厅、书屋之外,还有七个三楼三底的住房,及位于书房南面的花园一座,花园内有四面厅、九曲桥、八角亭等,占地五六亩,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1984年西山风景管理所收购了春熙堂,拆移转卖了部分建筑和珍贵湖石。现仅存门楼、女厅、书屋以及两个小花园。书屋后花园原有三峰湖石假山,均为宋徽宗赵佶“花石纲”的遗珍,因当年为宋徽宗搜罗天下奇石的朱缅,未及运出便已倒台而留在西山,后被蔡氏觅得立于园中。其中的“飞龙”,为古代江南四大名石之一,四大名石另三峰是上海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苏州留园的太湖石“冠云峰”,杭州植物园的英德石“绉云峰”。“飞龙”在1984年被上海奇石收藏者从西山风景管理所收购,于2001年移置于常州天宁寺“学戒堂”前。“飞龙”高280厘米,长230厘米,厚100厘米,连座重达8吨。其形态神似腾龙,昂首向上。2010年6月6日在上海拍卖,有人举牌230万,因为未到底价而流拍。


苏州市(吴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门牌号码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外景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500年树龄的白皮松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二、芥舟园
  位于缥缈峰南飞仙山麓的东蔡村,是秦氏宅园,十代世医秦奎元的故居。建于清乾隆年间。此园占地仅0.13公顷,但小巧精致,故名芥舟。叠黄石假山,配植罗汉松、枇杷、天竺等花木。园东有一泓小池,池畔以缸覆盖怪石而成。园北有书房微云小筑,装修精致,园额“芥舟”,为乾隆17年(1752)进士顾光旭所书。

  访寻芥舟园很困难,若问芥舟园,村民都不知道,一定要问原东蔡小学,人们才会告诉你具体的位置。前不久,姑苏晚报有篇报道说,芥舟园内住着一位云南作家丁昌龙,我们想去拜访他,顺便看看芥舟园,不巧得很,他人不在,我们在门外守候良久,也未见他归来,没能进去,很是遗憾。

苏州市(吴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十代世医秦奎元故居标志牌【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从铁门空隙中把照相机伸进去拍得的照片,只能见到墙,看不见任何东西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园门外景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外墙【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三、秦家堡李宅

  此外,我们还寻访了秦家堡李宅。该宅位于秦家堡90号,是吴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之一。该宅院原规模较大,有门屋、东西小楼、书房、大厅及后住楼。现仅存门屋、东小楼与后住楼。因屋内无人,无法入内,仅拍得门屋照片4张,供赏阅。

门牌号码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宅门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门屋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门屋后的砖雕门楼,损坏严重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原创图片--洞庭西山】七、春熙堂、芥舟园、秦家堡李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