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顾野王墓
出访横泾的最后一站本来是横泾老街,但横泾老街上的所有古迹如古桥、老宅、廊棚、寺庙等,都已破坏殆尽一无所有,仅剩下一株古银杏树了,没有什么可值得一看的。于是大家临时决定,不去横泾老街,由吴地笔耕星球梦带我们去苏州职大,拜访现座落在内的顾野王墓。车至校门口,门卫查问,因星球梦是该校的退休老师,我们很顺利地进入校门,来到了顾野王墓。
顾野王(519—581)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字希冯,原名体伦,吴郡吴县梓里(今苏州光福)人。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玉篇》。
光福寺,相传曾是顾野王第宅。寺旁有“墨池”(又称“墨沼”),传说顾野王在此著书洗砚。寺边有祠堂以祭祀。其墓在石湖南下舟村(现已成为苏州职大校园),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降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50平方米,封土存高2米,直径10米。墓上下有大石五块,传为陨石,故俗称“落星坟”。内一石镌清嘉庆八年(1803)钱大昕“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墓前原有“顾公神道”两柱出头无楼石坊一座及乾隆年间所立墓碑,毁于1966年。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顾野王雕像





雕像基座前后字碑


《重修顾野王墓记》碑(分6幅拍摄)






顾野王墓及落星石












此古碑字迹模糊,被弃在墓侧,据我细察,可能是清嘉庆八年(1803)钱大昕“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碑,是对顾墓至关重要的一块古碑,希望文物部门和职大校方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做好鉴别、保护工作

这幅照片可依稀看出,最后五字为隶书“郞顾公之墓”
职大校园景色





部分文字资料转摘于百度,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