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庙大成门外广场
【苏州府学与文庙】
苏州府学的创办人是范仲淹,范仲淹在南园一隅建造了这座苏州地区的最高学府。府学与文庙规模宏大,与玄妙观、北寺为苏州三大建筑群。
大成门东侧的《范文正公遗像》碑

广场西侧的《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及浮雕
天平山范仲淹雕像
苏州府学与文庙历史上屡经废兴,到清代建筑臻于完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常住在与文庙一路之隔的南园近泮村(因与文庙泮池邻近,故名)的外婆家,没事常去文庙玩耍,当时的规模景象还依稀记得,南到箆箕街(新市路)文庙的第一道门(黉门)就开在那里,街上矗立着五、六座漂亮的大牌楼,很壮观。进门一个硕大的园林,成片的参天古银杏和无数高大的碑碣挺立在林间,人称植园。向北就是现存在大成门内的棂星门(石坊)和泮池(比现在的泮池大得多)。


新建的照壁
新建的《道冠古今》牌坊
现存大成门内的棂星门
重建的泮池及石桥
1957年,苏州举办解放以来的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会,地址就在文庙南的人民路(当时叫人民南路,三元坊以北才叫人民路),从现在的竹辉路新市路口向南直到人民桥,路两旁搭满了草棚,全市各商店和工厂都在此设分店和销售部,曾经兴旺一时,在植园内,锯掉了好多古树,扳倒了不少碑碣作娱乐场所,搭台演戏放电影开大会。后来一场大火把草棚全部烧光,交流会也就此收场。后来拓宽人民南路,文庙要拆掉东面一大片,结果大成殿终算没拆,其余全部拆光。

文庙东面围墙,墙外即人民路。墙上高起处即大成殿屋檐。

人民路上的文庙边门

大成殿
文庙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最惨重的灾难几乎把文庙徹底剷除。六十年代初,除了大成殿和少量房屋建筑外,从大成门向南直到新市路,整个植园内的所有古树碑碣一点不存地被全部扳倒锯光,用来建造苏州建筑学校、苏州半导体原件总厂及其他建筑,剩下的大成殿等房屋也被用作仓库宿舍。仅在大成门后的院内,除保存了被拆的棂星门外,还保留了几株数百年树龄的古银杏。

硕果仅存的几株古银杏----连理杏
硕果仅存的几株古银杏----三元杏

硕果仅存的几株古银杏----福杏


硕果仅存的几株古银杏----寿杏
直到八十年代后,文庙的保护和整修得到了重视,文庙及其碑刻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文庙设立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四大宋碑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吸引着众多国内外人士来馆观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苏州碑刻博物馆铭牌

四大宋碑馆
四大宋碑馆前言
平江图
帝王绍运图
地理图
天文图


大成门外碑





大成门内碑



部分碑廊
明伦堂前碑
现代书法家萧娴题字碑
东吴时期陆绩的廉石也竖立在明伦堂前的大院中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庙得到了进一歩整修,除了整修殿堂房屋外,大成殿前竖起了孔子圣像,大成门外增建了广场,石板铺地,石櫈排列,绿树成荫,是周围居民晨练的好地方。还修建了照壁、牌楼、泮池、石桥、雕塑等等,虽然文庙的苦难命运有了点好转,然而,由于它的历史创伤太重,要回复它的本来面目只能是仰天长叹了!

广场及泮池石桥
言子传儒雕塑

大成门
孔子圣像
明伦堂

明伦堂前的水池
崇圣祠



大成门大院内石雕和盆景

文庙对面的沧浪亭牌坊

文庙旁的公交车站候车亭
大成殿前坪台上的石栏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