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浩气长存 — 陈瑞钿传奇》,作者:陈武君、刘德明、迈克·李特
肩负重托,渡洋报效
陈瑞钿,英文名 Arthur Tien
Chin(简写Art Chin ̶ 阿陈) ,1913 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名 Fon Chin,祖籍中国广东省台山县,母名
Eva Wong,不过陈瑞钿出生证上的母名为
Mulatto,陈家后人都知道这位老祖宗祖籍秘鲁,但不知其中国姓从何而来,一种猜测是其出生混血家庭并在澳门生活过。1930
年代初期,美国华侨界深受孙中山“航空救国” 号召影响,当地华人社团全额资助陈瑞钿和一批热血青年入波特兰 Al Green-wood
航空学校学习。飞行训练极其昂贵,可见当地华侨的援华捐助是为可观。其时日军欲在亚洲构建大东亚共荣圈,侵占中国东北,并于 1932
年扶建满州国,吞并中国之心昭然若揭。在华侨父老乡亲重托之下,为救故国于困危,陈瑞钿和其他 11 名优秀的华侨青年一道,于 1933
年远涉重洋来华,志愿参加中国(国民党)空军。
美国早期华侨多来自广东,故而陈瑞钿一行辗转到广州,最终投靠陈济棠加入广东空军。1933 年 12 月 1日,陈瑞钿获少尉军衔。到
1936 年夏季,陈瑞钿却又圆了 “加入” 中央空军的梦。原委乃是年 5
月,陈济棠突发兵变,同蒋介石分庭抗礼。广东空军或从全国团结抗日大局出发,拒不从命, 在该年 6-7
月间集体投奔中央空军(陈等华侨飞行员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目前尚不清楚,但似乎不是煽动者) 。
对陈瑞钿而言,这一年的另一重大事件是他与另外四名飞行员被选派到德国接受先进战斗机飞行训练。学成归来,陈瑞钿入第 6
飞行中队,担任一名队长,在 1937 年 2-6 月期间在队里任教官。同月,他被调入第 5 驱逐机大队第 28
中队任副中队长,正队长由另一美籍华人陈其光上尉担任。10 第 28 中队当时配备的是柯蒂斯 霍克 -II 双翼战斗机,中国在 1933
年购买了 50 架。
旋即,日本关东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冲突升级,酿成 1937 年
7 月 7 日的卢沟桥事变。从 8 月 10 日起,空军第 17 及 28 驱逐机中队驻守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外围的句容机场。第 17
中队长由美籍华人黄泮扬任中队长,该中队配备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 P-26“射豆枪”(Peashooter)的出口型 ̶ 波音 281。8
月 13 日,日军南下攻沪,开始向内陆及首都推进。
战绩显赫,长空风流
1937 年 8 月 16
日,陈瑞钿首开记录,击落一架三菱 G3M2
双引擎轰炸机。此战对陈而言相当惊险,原因颇多。其中之一是他的战斗机速度难以超越日本轰炸机(或者几乎速度相仿)
。据陈的私友及学者张钟泰后来说,阿陈回忆称,当他的座机进入开火位置时,几乎成为对方炮手的静止目标。
为保卫广东韶关飞机厂,第 28
驱逐机中队派遣陈瑞钿率领一个机组阻截日本轰炸机。1937 年 9 月 27 日,他的机组和第 29
中队的一个机组(该组驾驶带伸缩起落架的霍克-III 战机)一道, 发现三架 G3M2
轰炸机。此战中陈瑞钿未报战果,但据日方记录,其中一架轰炸机在返途中因伤迫降,有证据显示陈瑞钿是此战果的主要功臣。一个月后,中国从英国获得
36 架角斗士(Gladiator)Mark-I 型战斗机,翌年 1-2月 间分配给第 17、18 和 29
中队。陈瑞钿从此驾驶这款飞机击落击伤多架敌机,自己也摔过三架,其中只有一次属于事故。5
月底坠机负伤痊愈后,他立刻投入战斗,击落一架日本中岛 E8N 水上飞机。6 月,他被任命指挥第 28 中队,并晋升上尉。是月 16
日,陈瑞钿再传捷报,击落又一架 G3M2。8 月 2
日,陈瑞钿机队的地勤人员无意中从一架苏制战机残骸中翻找出一套防弹钢板,遂装到陈的座机中。就是这套防弹板在第二天的战斗中保住了陈瑞钿的性命。
8 月 3 日,陈瑞钿驾机升空后,报告受到三架日本三菱
A5M(一说 A5M4)战斗机攻击正与之交战。据当时还未以 “飞虎”
将出名而仅担任中国空军顾问的陈纳德将军说,“阿陈一心想着要把小日本的长机打下来,竟奋不顾身地贴身冲撞。两架飞机都爆成火球,偏这阿陈命大,跳伞落地……负了点伤,身上被烧着几处。等我们找着他时,他却正在现场指挥群众从飞机残骸中找他宝贝机枪。
”这阿陈索性得寸进尺, 向陈将军提出请求:“长官,我想用这挺机枪再和您换架飞机,怎么样 ?”
整个故事或许有点渲染,基本情节却是事实。根据准确资料,日军的三架 A5M
围住陈瑞钿的角斗士,轮番开火,陈瑞钿只听到子弹在座椅后刚装的防弹板上迸飞。角斗士百孔千疮,眼看就要失控。阿陈临危不惧,即便与敌人同归于尽也在所不辞,于是驾机勇猛撞向其中一架敌机,并在撞机的最后一瞬间跳伞弹出,落地后被护送到当地救护所医治。一名战士从陈瑞钿的角斗士残骸中找出一挺机枪并带给他。后来陈纳德将军前来探视,阿陈开玩笑说,要把这挺机枪装到他的下一架战机中。
在 1938 年 10
月,幸存的角斗士全部撤出进行大修,第 28 中队获得新装备,仍然是双 翼 机 ̶
苏 式 Polikarpov I-15Bis( 或I-152) 。1938 年 12 月 20
日,陈瑞钿晋升第 3
驱逐机大队副队长。阿陈和他的战友们开始驾驶苏制战机,但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后来角斗士(仅剩三架)通过检修重新服役,阿陈立刻要回他更顺手的旧机。1939
年 11 月 2 日,阿陈和僚机截住一架三菱 KA-15
侦察机,却未能将之击落。皆因该机速度极快,几乎是不怕任何中国战机拦截。根据陈瑞钿的个人纪录,他已经打哑了 KA-15
的炮手,可惜僚机无法跟上, 让其得以逃脱。 在同月的月尾,陈瑞钿又打下一架日本双引擎轰炸机,估计是
G3M2。此机尾翼下方有一盲点,陈瑞钿准确抓住这一弱点,潜至其尾下方,仰射将其击落。
血洒长空是天空骄子的完美归宿,陈瑞钿的空中格斗生涯在最激动人心的空战高潮中终于结束。1939 年12 月 27 日,他率领由一架
I-15Bis 和另一架角斗士组成的混合编队,护送苏联飞行员驾驶的三架 SB
轰炸机去袭击集结在昆仑关附近的日军。在惨烈的开路过程中,他编队中的两架战机先后折翅,但日军方面同样被打掉两架,第三架负伤返回(无法判断功归于谁)
。阿陈的角斗士不幸也被击中油箱,他驾着一团熊熊烈火紧急飞回到中方安全线内,然后带火跳伞,全身大面积烧伤。落地后虽终于被中国士兵发现并救出,却因当地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备受煎熬整整三天。烧伤者最怕的就是感染。阿陈后来的康复过程极其艰难和此三天等待医药不无关系。
陈瑞钿和他的战友们的血没有白流,三架苏联轰炸机在他们的护送下全部冲过日机阻截线,完成了轰炸任务。国民党军队经过血战,收复昆仑关。

陈瑞钿在疗伤期间接受 CBS
采访。
无怨无悔,百折不挠
严重烧伤的陈瑞钿被安置在广西柳州机场边的一间小屋中,他的妻子伍月梅携儿赶来,亲自护理丈夫。却不料日机突然在第三天空袭柳州机场。月梅急将两个幼儿送入防空洞,旋即转回来守护丈夫,听见炸弹爆炸声轰然而近,情急之下,月梅舍身救夫,扑到阿陈身上,炸弹掀翻了小屋,弹片夺走了月梅的生命。多年之后在接受采访时,阿陈平静地说,“我将她的尸体一直抱在怀中,直到救援人员赶到。
”
陈瑞钿和他的儿子们被疏散到香港。医生在两年的时间中对他施行了 7 次手术,医治他脸上和手上的创伤。1941 年 12 月 8
日,香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乱作一团。仍缠着绷带的陈瑞钿离开医院,找到了两个被遗弃的孩子,
辗转穿过封锁线回到安全区。最后,在陈纳德将军及蒋夫人宋美玲的劝说下,阿陈同意回美国继续接受医疗。身为美国第一志愿军团司令的陈将军,于
1942 年 6 月 10 日亲自书信一封,请美国空军派运输机接阿陈回美。
在纽约医院的 20 个月中,陈瑞钿又经历了 20
多次手术,逐步修复脸及手部创伤。虽然疤痕重重叠叠,总算全身出院。陈瑞钿身体康复后于 1945 年重返中国,再上蓝天。他在这年 3 月
28 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符合飞行员条件的二级体检证明,国民党空军少将毛邦初也亲自为他出具在中国空军服役积 3000
小时飞行经验的证明。他据此加入了中华航空公司(CNAC) ,在中国对日战争的最后阶段,驾驶运输机飞越珠峰,往返于印度和中国之间,在
“驼峰航线” 上运送抗日物资。
中日战争结束后,陈瑞钿作为资深飞行员继续留在中航,担任一名机长。1947 年 10 月 15
日,他获得飞行员资格考官证书,资格范围覆盖单引擎、多引擎、仪表系统和民航运输机等。其资格证明书则特别标明他具备驾驶 DC-3、C46
和 C47 的资格。1949 年,陈瑞钿携带家小回到他在美国的家乡波特兰。从 1950 年 9 月 20
日的一份体检证明可知,他一直想在航空公司找一份飞行员的工作,但显然无果。最后在当地邮局谋到一职,直到退休。
海外华侨,华裔美民?
在陈瑞钿过世前不久,一家报纸记者问他为什么去中国,他的回答是:“中国召唤我。 ”(China called me)
。答得直截了当,却模糊了身份前提。或许只有在理解中国移民及其子孙后代与中国的感情纽带后,才能准确理解为什么阿陈如此脱口而出。
,按时间论,陈瑞钿有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击落 8.5
架飞机)。严格而论,在美国正式宣战后,陆军中第一个王牌飞行员当数 Boyd D “Buzz”Wagner
中尉,海军中第一个王牌飞行员是 Edward H. “Butch”
Oʼ Hare。在这个时间界限内, 王牌榜无可争议。
然而若越过此界限,将在此时间之前美国人对敌作战的贡献也包括进去的话,情况便复杂起来。除了陈瑞钿和与他一起赴华参战的华侨子弟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在
1936-1939 年间参加西班牙内战的美国人 Frank Tinker 和 “Ajax”
Baumler 等人。事实上,Frank Tinker 在 1937 年 6 月 14
日就打下了第 5 架敌机,比陈瑞钿的第一个战果还早两个月。只是(并无贬低其战绩之意)
,西班牙在二战期间是正式宣布的中立国,而中国是同盟国之一,且是二战的一块战场。虽然西班牙的敌人也是美国参战后予以打击的德国纳粹和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这只是从广义而言。而陈瑞钿从
1937 年就面对的敌人正是在 1941 年轰炸珍珠港的同一个敌人 ̶
日本帝国军队。由此而论,陈瑞钿应既是中国的英雄,也是美国的英雄。
虽然此观点尚未得到广泛注意,美国有关部门似乎已经认可。陈瑞钿的一些贡献在 1995 年 2 月 28 日获得承认,美国空军为表彰他在
“驼峰航线” 的飞行而授予他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和空军勋章。陈瑞钿于 1997 年 9 月 7
日去世,在人走后不到一个月,他的照片被迎入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的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美国空军名人堂,这位被长期忽略的美国英雄终于在美国获得应有的认可。2008
年 3 月 5 日,美国国会批准一项提案,将俄勒冈州 Beaverton 市的一栋邮政办公楼命名为
“陈瑞钿少校邮政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