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被迫与美国交战,日本唯一的希望就是开战时将美国太平洋舰队一举歼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空袭!这不是演习——《虎!虎!虎!》(Tora! Tora!
Tora!)
上映:1970年
时长:144分钟
出品: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编剧:拉里·弗雷斯特、小国英雄、菊岛隆三
导演:理查德·弗莱彻、深作欣二、舛田利雄
主演:马丁·鲍尔萨姆......饰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
杰森·罗巴斯........饰美国夏威夷陆军司令肖特
E.G.马歇尔..........饰美国军事情报局远东部负责人布拉顿
山村聪..............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三桥达也............饰日本海军第一航空队参谋源田实
田村高广............饰日本海军飞行指挥官渊田美津雄
与同时期的《不列颠大空战》类似,该片也像是一部全景式的历史纪录片,相当忠实地重现了日方谋划、准备和实施偷袭行动的始末,以及美方因懈怠麻痹导致措手不及而惨遭打击的过程。

日本海军官兵列队迎接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日方剧组搭建了“长门”号战列舰和“赤城”号航母前半部的全景模型。

山本五十六登舰检阅(这个山本气场挺强呀)。
日方剧情原本由“电影天皇”黑泽明执导,但他非要找商界精英而不是职业演员来演山本,
理念和行事上的冲突导致与制片方决裂。

山本与前任司令吉田善吾进行交接。

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轴心国同盟条约(后面的日本国旗是不是放错军旗了)。

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正在破译日本密电(密码机就长这样?)。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乘飞机视察珍珠港。


源田实驾驶零式21型在航母降落,为山本出谋划策(源田本人担任影片顾问)。

夏威夷陆航将飞机集中停放以防破坏,却不利于防备空袭。

山本主持进行奇袭珍珠港的图上演习。

突袭计划向飞行人员公布。

日军鱼雷机进行超低空飞行训练。

美军设在夏威夷的雷达站刚开始调试。

山本宣布12月7日发起攻击,并提醒手下不能轻敌。

布拉顿和海军情报官克莱默分析日军将很快进攻,但未获高层重视。
金梅尔接到日军将进攻东南亚的警告,却没有明确夏威夷的处境。
日军机动舰队驶近夏威夷(共使用了19艘日本军舰模型,在大水池中拍出航行效果)。
日军飞行员在航母机库中作最后准备。

日本机动舰队升起Z字旗,准备决战出击。


渊田美津雄带队登机。

日军舰载机在晨曦中起飞(这些飞机由AT-6和BT-13教练机改装而来)。

“日军航母”其实是借用的美国海军“约克城”号。

日军潜艇试图混入珍珠港。

美军驱逐舰对潜艇发起攻击。

一队美军B-17轰炸机也正飞临珍珠港。

美军雷达探测到大批飞机,但认为就是那批B-17。

日军机群顺利飞抵夏威夷。

当地一架民用教练机遭遇日机,女飞行教官急速摆脱(这个情节可是真实的)。

日本战机扑向毫无防备的目标(背景有的舰船好像太现代化了吧)。

空袭!这不是演习!

“内华达”号战列舰的升旗仪式被打断。


鱼雷轰炸机开始向战列舰投下鱼雷。

美军仓促还击。

击中一架俯冲轰炸机。

金梅尔眼睁睁看着珍珠港陷入火海硝烟。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才刚刚收到有关日方企图的报告。

陆军机场也遭到攻击(拍摄地点在福特岛上的旧机库,就是当年遇袭之处)。

刚刚抵达的B-17撞到日机枪口下(能飞的5架B-17都是1942年后才出厂的型号)。

一架B-17只能以单侧起落架迫降(起落架故障是真实发生的,反而增加了戏份)。

黑人水手米勒奋勇击落来袭日机。

战列舰被鱼雷击中。

水平轰炸机开始投弹轰炸。

“亚利桑那”号被锁定。

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也是用模型在水池中拍摄的)。

山本指挥部统计战果,唯独没抓到美军航母。

轮到岛上陆军机场挨炸。

一架强行起飞的P-40失控撞向停放的机群(都是实体模型)。

两架真正的P-40从辅助机场起飞迎敌(这段剧情也源自真实)。

“内华达”号试图突围。

俯冲轰炸机投弹(俯冲角度不大啊)。

弃船!弃船!

两架P-40勇斗群敌。


P-40与零式缠斗(日军损失的29架飞机中有10架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

海军机库被炸。

顽强反击(这水冷重机枪够猛)!

袭击发生后才收到最后通牒,国务卿赫尔怒斥日本谈判特使。

渊田美津雄乘胜返航,却没有扩大攻击的后续命令。

美军航母行踪不明,南云忠一见好就收。

日军撤走,肖特和金梅尔才收到马歇尔关于日本可能开战的通知。


美军航母返回被炸的珍珠港,“公牛”哈尔西决意报复。

虽然奇袭成功,山本对激怒强大的美国感到忧心忡忡。
更详尽的介绍尽在《银幕上的战鹰-电影中的二战空中战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