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92)

(2016-08-12 09:16:22)
标签:

飞机

航空史

航空运动

杂谈

分类: 名机奇翼
失于不稳之——

    美国 “小蜜蜂”竞赛机 Gee Bee (1913~33)

    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格兰维尔五兄弟在1920~1930年代因他们的高性能“小蜜蜂”竞赛飞机而出名。这些飞机自己也因坠机事件而变得声名狼藉,有些还获得了“不可飞行”的名声。Model Z型赢得过几次飞行竞赛,但在一次试图创纪录时一架Model Z的机翼翻折而发生致命的坠毁。桶状的R-1和R-2型实际上是在一个能找到的最大的发动机后面安装尽可能最小的机身。有人形容“小蜜蜂”就是“一节下水管道上长出了粗短的机翼”。通常“小蜜蜂”比它们的翼展还要短,造成非常快的着陆和高难度的操作,只有最富经验的飞行员才能驾驶。R型机多次因坠机受损。R-2杀死了它的飞行员,重建后再次坠机,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拼接上R-1的部件后,这架混血飞机在第一次试飞中就发生了致命坠毁。
    R-1和R-2被设计成具有最小的横截面积,以牺牲其它方面为代价,包括飞行员的视野。在高速度和看不见之下进行降落就非常刺激。R-1是环形航线竞赛机,R-2有更多的燃油进行远程竞赛。这种混血机型带有附加油箱,使得重心远离了机尾。机翼震颤被认为至少是一起“小蜜蜂”坠机的背后原因,在竞赛速度下其结构会发生共振而很快失效。在大萧条时期,飞行竞赛非常流行,公众从“小蜜蜂”竞赛机获得了惊险刺激的分享。它们在正确的掌控下非常成功,但难以摆脱“死亡陷阱”的恶名。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92)

“小蜜蜂”R-1基本参数:
乘员:1人
动力:544千瓦普拉特·惠特尼T3D1活塞发动机X1
时速:最高476千米
翼展:7.62米
机长:5.33米
机高:?米
重量:1395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