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81)

(2016-08-01 09:24:17)
标签:

飞机

航空史

客机

杂谈

分类: 名机奇翼
结构败笔之——​

    英国 德·哈维兰“彗星1” Comet 1 (1949)

    “彗星”喷气客机在1949年的首飞让英国在民用航空发展上领先了美国5年。两架“彗星1”的坠落主要归咎于飞行员的错误,此后又发生了两次在地中海上的神秘失事。公众的信任一落千丈,一架“彗星”的机身被用来测试结构以确定原因,证明在飞行当中源于窗口边角和其它开口角出现的金属疲劳会导致破裂。在这些测试完成前,又发生了一次“彗星”的解体事故,毁灭了“彗星1”的销售前景。只有少量“彗星2”为皇家空军而制造,“彗星4”(改用圆弧窗口)是更大更好的产品,但当它面世时美国、法国和苏联已经超过了英国,“彗星”自此一蹶不振。
    短程的“彗星1”只能运载36人,虽然它很舒适。“彗星3”是可以跨大西洋飞行的版本,但只造出了一架。“彗星”的解体可以追溯到从四方形的无线电天线孔和窗口边角发生的破裂。不佳的驾驶舱仪表造成了“彗星”的早期事故,让飞行员在有雾的条件下难以判断正确的起飞角度。当“彗星”开建时,有关金属疲劳和机身重复增压效应的知识还很有限。事故调查的发现帮助改进了未来飞机的设计。


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81)

“彗星1”基本参数:
乘员:机组7人,乘客36人
动力:22.3千牛德·哈维兰“幽灵”50Mk1涡喷发动机X4
时速:最高724千米
翼展:35米
机长:34米
机高:9.1米
重量:73482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