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21)

标签:
飞机飞行器航空史杂谈 |
分类: 名机奇翼 |
出奇难胜之——
美国 波音 XB-15 (1937)
在装备了一大堆双发轰炸机后,1933年的美国陆军航空队要寻找真正的战略打击能力,这个要求就催生了XB-15——当时美国建造的最大的飞机。全金属的XB-15的特色包括采用辅助动力装置、增加一个飞行机械师的位置和强大的自卫火力。不幸的是,机体研制水平超过了发动机的技术,所推荐的1492千瓦发动机直到XB-15首飞两年后才出现。XB-15动力不足、性能低下,特别是与当时服役的新型战斗机相比。当XB-15还在建造时第一架B-17就已经升空了, XB-15后来成了XC-105运输机,远离战火在加勒比地区改作货运。
XB-15是个孤独的巨人,只能充当货运机,从未投下过一枚炸弹,战争结束时在巴拿马被拆解了。XB-15的机翼翼根处很厚,在飞行中可以让一位乘员通过延伸到发动机舱的通道去检修发动机部件。其航程超过8000千米,机上设有铺位允许部分乘员在飞行中休息。按当时的标准,机上火力很强,安装了6挺机枪,但 后来的B-17需要两倍这样的自卫武器。XB-15改装过很大的货舱门和起吊机,成为XC-105,装载量和航程上的优势使它很适合在往返巴拿马运河区的航线上进行运输任务。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Aircraft》(2005)
XB-15基本参数:
乘员:10人
动力:746千瓦普拉特·惠特尼R-1830-11活塞发动机X4
时速:最高317千米
翼展:45.42米
机长:26.70米
机高:5.56米
重量:32069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Aircraf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