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17)

标签:
飞机飞行器航空史 |
分类: 名机奇翼 |
出奇难胜之——
德国 巴赫姆“蜂鸟” Ba 349 Natter
(1945)
巴赫姆的“蜂鸟”(原文如此) 背后是个孤注一掷的概念,将缺乏训练的年轻飞行员垂直发射到美国轰炸机群当中,用强力集束火箭弹将敌人炸成碎片。由于飞机无法着陆,飞行员要自行跳伞,他和火箭发动机依靠降落伞落地,以便再次使用(如果找得回来的话)。经过几次无人试验后,据说有过5次载人发射,第一个飞行员因为座舱盖脱落砸到头部而死亡。纳粹党卫军对这个项目比德国空军更为狂热,计划中的200架“蜂鸟”他们就要150架。但只有大概36架完成,10架实际做好发射准备。那些飞行员很走运,当美国坦克冲到发射场附近时,这些飞机都被毁掉了。
在第三帝国末日之际冒出的许多疯狂的航空“创意”当中,“蜂鸟”是最激进也是最难达到可行性的一个。其发射架比一个电话亭大不了多少,当盟军轰炸机到来时,它将会以每分钟1.1万米的速度升空。飞到作战空域后,它的流线型头锥将会抛掉,发射出一组24枚无制导火箭弹。发射完成后,整个机头分离,飞行员冲出机外靠降落伞减速下落。“蜂鸟”主要为木制结构,座舱盖使用的是家具上的铰链,结果在第一次载人试飞中脱落了。其尾部有4个助推火箭发动机,通过自动驾驶仪到达作战高度。而主火箭发动机的 最大推力可维持70秒,可改变动力获得更长的续航力。这台宝贵的发动机也将用降落伞回收,在下一次任务中重复使用。
Ba 349基本参数:
乘员:1人
动力:16.67千牛沃尔特109火箭发动机X1
时速:最高800千米
翼展:3.60米
机长:6.10米
机高:2.25米
重量:2200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