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的《鹰号登月舱3D》。
踏上新征程
进入21世纪后,电脑软硬件技术的“十倍速”发展使得娱乐游戏的种类和数量急剧膨胀,但也造成原本就属于冷门的航天类游戏更加边缘化。加上现实中的载人航天领域缺乏像登月行动那样的热点话题,也影响了相关游戏作品对玩家的吸引力。从市场利益的角度出发,像微软、EA、Activision这些大公司早就对日益小众的航天主题游戏失去了兴趣,使之成为日新月异的游戏世界里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过,正如人类不畏艰险探索未知的步伐并未停滞一样,虚拟太空中仍有一些发烧友和团体在开辟出新的征程,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顽强地延续着永恒的飞天梦想。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轨道飞船2001》(Orbiter
2001)冲上九重霄。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个人开发之作,虽然与商业游戏相比还有些单薄,不太容易上手,但也相当精确地重现了太阳系的环境和各种航天器。在开放性的架构下还允许其他航天爱好者创造出新的星系和飞船以及更多的任务目标,不断为游戏添砖加瓦。而《航天飞机模拟》(Space
Shuttle
Simulator)涉及的范围要小得多,但设计者不仅根据NASA的公开资料在电脑屏幕上呈现航天飞机的飞行特性,还要打造一整套模拟控制面板,以提供更真实的操作感。尽管这套结合软硬件的系统尚未大功告成,但已完成的部分仍值得一试。《鹰号登月舱3D》(Eagle
Lander
3D)则带你重温“阿波罗”11、12、15、17号的登月任务,包括登月舱与指令舱进行轨道分离、月面降落、舱外行走和对接返回等活动。该作真实的模拟效果不仅获得过登月航天员的肯定,还曾被“历史频道”在纪录片中用于演示当年的登月过程。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体协助的成效会更显著一些。如2002年出现的《发射升空》(Liftoff)是加拿大娱乐技术公司主要以科普教育为目的而开发的,一部分内容是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现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进程,另一部分是以3D虚拟实境展示航天器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并让你亲自动手学习如何像航天员那样操作各种设备完成升空任务。即使在商业市场上,也还有少数几家开发商在努力让航天主题游戏这块做不大的蛋糕保持新鲜感。Mistaril
Games的《空间站经理》(Space Station
Manager)提供了很高的自由度,你可以发挥想象力去搭建起自己的空间站,但要合理地调配资源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并逐步升级。Vision
Videogames公司不仅为NASA制作航天训练软件,还在PS2和PC上推出了《空间站模拟》(Space Station
Sim),让普通玩家也有机会深入国际空间站,在贴近真实的状况下管理人员和设备,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空间站经理》要管的事情可不少。
我有我天地
在FPS和网络游戏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21世纪之初亮相的这些作品犹如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很容易就被大众玩家和主流媒体所忽略。不过正如《长尾理论》一书中总结的那样,在网络时代再冷门的东西也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既然仰望星空的还大有人在,那么航天模拟游戏自然不会完全淡出舞台。相反,借助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和聚合力量,即使处在“长尾上的末梢”也能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其中。
上世纪的载人航天热潮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力,2010年英国的Excalibur发行公司就针对青少年推出了《航天飞机与阿波罗飞船模拟》(Space
Shuttle Simulator & Apollo
Simulator),内容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入轨、与空间站对接、返航着陆的完整任务,以及“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过程,有不同的难度可供选择。尽管美国的航天飞机如今已经全部退役,但在航天迷眼里显然并不会过时,因此Exciting
Simulations在2007年推出《航天飞机任务模拟》(Space Shuttle Mission
Simulator)后,近期又在着手开发第二代。新版本将采用最新的技术引擎,提供高分辨率的动态地球景观和太空环境、更逼真的航天器3D模块和完全交互式的驾驶舱。加上设计精细的操作界面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探索任务,应该可以弥补航天飞机的粉丝们心目中的遗憾了。
你还在翘首以盼着下一次登月行动吗?干脆现在就到《月球飞行》(Lunar
Flight)中亲自尝试一下吧。这是澳大利亚独立开发商Shovsoft的新作,同样是模拟真实的航天器和太空飞行,但就融合了更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元素。通过完成向月球运送货物、调查月球环境、在月面定位目标等任务,你可以赚取经验点数和经费,进行燃料补充、设备维修和技术升级,去挑战更高的难度。在联网模式中,你要与其他玩家展开时间竞赛,在航天员排行榜上争取榜首位置。波兰的Wastelands
Interactive眼光更长远,正在开发的《太空计划主管》(Space Program
Manager)树立的是登陆火星的宏大目标。该作采用回合制形式模拟新的太空竞赛,让玩家从创立航天机构起步,逐步完成发射人造卫星、搭建轨道空间站、设立月球基地等准备工作,最后在抢滩火星的冲刺中率先撞线。
《航天飞机任务模拟》延续着载人航天的传奇。
作为世界航天科技的领头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么多年可不是净忙着关起门来搞高精尖的,面向大众推广航天科普也是这个机构的重要使命。除了为一些航天主题游戏的开发者提供技术协助外,他们也开始直接进军虚拟太空了。2010年,NASA推出了免费网络游戏《月球基地阿尔法》(Moonbase
Alpha),内容为人类重返月球后,在南极点建立了一个前哨站——“阿尔法”基地,利用太阳能和月面资源实现自给自足,进行殖民、科研和探索活动,并开始向外太空扩展。在游戏中,玩家作为月球探险队的成员,将遭遇到基地设施被陨石砸坏之类的危机,必须及时抢修受损系统,保障基地的安全运作。玩家可选择单人模式,也可与网友组成最多6人的小组进行联网模式。如何与团队有效协作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好包括月球车和机器人在内的工具,将是任务成败的关键。这款主视角严肃游戏模拟了真实的3D月球环境和各种高科技设备,除操作手册外NASA还提供了相关的数据资料,帮助普通玩家了解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投入其中,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万次的下载量。
实际上,《月球基地阿尔法》还只是试水之作,NASA真正的大手笔是将以光年为距离尺度的《航天员:月球、火星和更远》(Astronaut:
Moon, Mars And
Beyond)。这部大型冒险类MMO将时间背景设定在2035年,展示未来人类登上月球和火星后,再从太阳系出发直至更遥远太空的探索旅程。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选择扮演不同的航天员角色,如航天工程师、物理学家、飞船驾驶员等,学习掌握相关的太空技术,完成各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科研及建设任务,逐步深入到外层空间。《航天员》主要面向5~24岁的青少年和太空爱好者,采用Unreal
Engine 3技术制作,将分为PC和iOS版本,其第一部分《航天员学院》(Astronaut
Academy)计划在2012年底进入Beta测试阶段。此外,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定于8月5日在火星表面降落,NASA也与微软公司合作在Xbox
Live上推出了免费的模拟游戏《火星漫游者登陆》(Mars Rover
Landing),采用Kinect体感操作方式,让玩家利用身体姿势控制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同步展开火星之旅。
在载人航天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后,中国无疑已经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不过有些遗憾的是,能够集娱乐、科普和研究于一体的国产航天主题游戏还难觅其踪。2004年美国金字塔软件公司开发过《墨丘利之翼》(The
Wings of
Mercury),模拟航天器进行地球轨道飞行的过程。北京宏宇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曾与之合作推出了《神舟飞船模拟发射》游戏,可在自动驾驶、安全运行模式和全手动驾驶三种方式下模拟“神舟”飞船发射阶段中的全部动作,并实时对玩家的操作进行评估计分。这还只是个功能单一的特例。如果国内的航天科研部门和游戏设计者能够更超前一步,携手开发出可以模拟火箭、飞船乃至空间站或各种航天活动的互动游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相关科普教育,对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应该会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月球基地阿尔法》是NASA进军虚拟太空的新起点。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登上虚拟的“神舟”?
本文刊登于《文化月刊·动漫游戏》2012年09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