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路:发财发大财

(2016-07-14 09:06:10)
标签:

杂谈

梁冬去拜见本焕长老,在他面前跪下。长老伸手抚摩他的头顶,他以为长老要给他灌顶,赶紧凑上去,谁知,长老只是摸着他头顶说:发财发财发大财。梁冬说,看来欲望确实藏不住,被长老一眼看穿了。并因此得到启发:高明的人并不是显得高深莫测的样子,他会根据你的根机,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这就是慈悲。

我为此专门上网搜了本焕长老的视频,才发现,长老对很多人,都是说发财发大财。有次,被信众请到家里,信众在长老面前跪下,长老拿一把扇子,边敲他的头顶边祝福,长老说的是方言,口音很重,前面听不清,大概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结尾是:发财发财发大财,永远发大财!之后又是一位女信众跪下,递上一个像红包的东西,长老接了放在腿上,侍者收去,长老依旧用扇子敲着女施主的头说:升大官,发大财,永远发大财!

我又找别的视频,发现长老在新年祈福时,面向镜头向全国观众祝福,结尾也是:发财发财发大财!永远升大官!永远发大财!

长老在深圳十分受尊重。我想受尊重的原因,跟他喜欢祝人发大财有很大关系。人人都喜欢听吉利的话,广东人尤其对恭喜发财买账。有人会想,一个出家人,祝人发财不是太俗气了吗?不是这样。为什么僧人就不能祝人发财?福德增长,智慧增长,都是出家人的愿力,只是祝发财侧重福德一边。要是换个说法:祝早日灭除烦恼,证得菩提。在家人不喜欢。——我活得好好的,有吃有喝又有钱,你让我灭除烦恼?我有什么烦恼!大过年的,我来给你拜年,你净说些子烦恼烦恼的,多让人不高兴。

有个朋友,看了佛教的书,觉得太消极,他说,佛教怎么老是提烦恼?难道就不能讲一点正能量的东西,像积极进取、快乐生活这些吗?

我恍然大悟。不是对于佛教的理解恍然大悟,而是对于世俗的隔膜恍然大悟。世俗的人,觉得他有车有房结了婚,还有什么烦恼呢?他看不见烦恼,也不想被提起。不想被提起本身就是烦恼,他身在烦恼之中,不愿意面对。对待这样的人,与其跟他讲灭除烦恼,不如跟他讲恭喜发财更契机。

契机,就是契合根机。跟你讲发财发大财,并不能保证你真的发大财。发财有发财的因,要靠自己种,还要靠外缘的灌溉。但是,至少能保证你听了这句话马上就高兴,你听了高兴,与人为善,也算是种了发财的因。世界上有几个人听了发财发大财不高兴的呢!所以,发财发大财,可以讲是一个咒语。有迅速让人亲近的功能。

这就是菩萨四摄六度中的爱语摄。四摄,就是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可以让别人团结在你的周围,用佛教的话说,叫摄受众生,然后再度化他们。你讲一句爱语,别人就来了。

我们世俗人欠缺的地方,就是常常不会讲爱语。世俗人喜欢讲绮语、恶语,和妄语。喜欢一个人,就对他讲绮语。讨厌一个人,就对他讲恶语。高兴时,就讲绮语,不高兴,就讲恶语,还有很多时候讲妄语。绮语和爱语不一样,拍马屁的话、谄媚的话都是绮语。绮语很常见,比如对女朋友说:你随便吃,放心,怎么吃都不会胖。这就有可能是绮语。除非这个女生真的是吃不胖的体质,而且男生十分清楚这一点。否则,心里想着:可别吃了,看看都吃成啥样了。嘴上却言不由衷,就是绮语和妄语了。

无论是绮语、恶语、妄语,还是两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起心动念都是为了自利。所说的话,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就是为了凸显自己,这样,一开口,就造恶业。

这样的人真是不少。有次,朋友结婚,在外地不能去的人,拉了一个群,有人把婚礼现场照片发进去。我们都是新郎的朋友,没见过新娘,都想看看新娘长什么样。一位到现场的朋友拍了张近距离的新人合影,发到群里,大家都说恭喜,有人来了一句:看新娘的大门牙!

新娘的门牙有一点龅,很轻微,不仔细看看不见,人家笑得也很好看,但只是这一点,就被她抓住了。她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她想表现自己观察得细致,想表现自己幽默。

有个读者,给我发来邮件,想让我看看她的文章,她是这么写的:“我需要一个读者,没有读者我心里的东西就写不出来,很抱歉我选择了你,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彼此不认识。无论你乐不乐意……虽然我并不想认识你。我的想法可能很自私,但我本就不是大方的人,希望你别介意我会这么说。还是那句话,你平时忙,可以不必在意我发给你的邮件……”我没有回复。后来,又收到她邮件,说原打算从我这里学到东西,后来发现只不过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然后说,相信将来肯定会有机会和我见面。

说话真的是一项很大的本领。不懂说话的人,只是简单的交流就会让别人觉得别扭。而懂得说话的人,话在他的嘴里就想咒语一样,可以展现出种种魔力。

很多人喜欢直接从微信上丢过来两个字:在吗。这就是不懂说话的表现。有事最好直接说事,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有人偏偏不,绕了半天不切入正题:

a:在吗

b:在

a:有个事

b:什么事?

a:想请你帮忙

b:你说

a: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

b:你说吧

a:你要是实在不方便,也没有关系

本来是他找人家帮忙,半天不说正事,倒将了人一军:哪怕你帮不上我,我也会原谅你。

这种人,为什么要帮你的忙呢?本来帮忙是助人为乐,这里倒成了义不容辞。

还有人喜欢在微信上扔问号。一言不合,就扔问号。有时候,别人忙着没回他,扔一个问号过去。过了几分钟,别人还没回,再扔个感叹号。别人没看见,他就受不了了,开始连续扔表情:怒火、手雷、屎……

这种人,是一辈子发不了财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公众号:i_wanglu

新书《唧唧复唧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