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周三晚上,在北理讲座,提问到大约第十个,有姑娘站起来说:
我想知道,你为这场讲座准备了多久?为什么你的PPT只有三页而且这么丑?你的题目叫《人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厄运》,我不觉你的事情算厄运,很多人比你更惨。我想问,你觉得自己是凭什么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总之,听了你这碗鸡汤,我很不舒服。
我告诉姑娘,准备了两周,每天一两个小时。因为在郑州、上海都讲过,这次并没有额外准备。至于凭什么站在这里,我想并不是凭我出的书,也不是凭我是主笔,而是凭缘分。一个人站在某个地方,并不要求他是什么人,也不要求他有什么本事,只是看他有没有缘分。比如,当学生的愿意帮老师擦黑板,就有了站在讲台上的缘分。
姑娘说不喜欢我的讲座,我当然没有太开心。我心想,自己明明用心准备了,在雾霾爆表的天气大老远跑来,为什么人家还觉得我是在敷衍呢,就有一点点失落。
不过,姑娘说我讲的是鸡汤,倒很对。我的读者喜欢我,不承认那些是鸡汤。因为鸡汤是骂人的话,不好听。但我心里清楚,就是鸡汤。不能因为鸡汤这个词臭了,就不愿意承认。一个人得知道自己是谁,能做点什么。高明的鸡汤需要道行,煲得不好,是我的手艺还欠火候。
虽然姑娘说得对,我还是有一点委屈。我的鸡汤从头到尾都没有聊如何成功,如何发财。聊的只是,自己从小未曾留意的过失,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是怎样一点点发现的。孟子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子把这句话列入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东西,可是有人把它看成逆来顺受和精神胜利法,这让我无奈。
大家喜欢什么呢?可能喜欢高效的工作方法、学习的捷径。以前我也很喜欢这些,去琢磨如何一天读十本书,提升大脑效能等等。后来慢慢发觉,那是很坏的东西。它让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让人变得自负而愚昧,骄矜而狂妄。
有些人学东西很容易,有些人很吃力。吃力的人就以为容易的人有不传之秘。容易的人知道吃力的人学不会,但并不介意靠这个来骗他。骗点钱,或者骗点崇拜。而真相讲出来都是残酷的,会把人家的梦戳破。
真正的不传之秘,有,在基因里。不是不愿意传,而是没办法传。在任何领域,高下的差异最要紧就是源于天分。如果以为,靠些秘传的方法就可以像天才一样,实在是很愚痴的。重要的不是去效仿天才,而是发现自己的天分所在,并老老实实不求捷径地一步步成全它。
所以姑娘说我的ppt很丑的时候,我是高兴的。我甚至以此为傲。我的演讲从来没打算以ppt取胜。我知道自己应当致力的地方和不必在意的地方。我多么想提醒那些演讲水平很糟糕又苦着脸闷着头调ppt颜色的人:讲得坏不是因为ppt,要敢于正视自己真正的短板。很多人因为怠惰,不愿面对自己真正的缺陷,才在边边角角的地方跟风。
我除了内容创作之外什么都不会,也不打算会。如果我去雕琢ppt,学ps,考虑版式设计和构图,势必令我无法专注内容本身。我的演讲,有一张ppt,上面有字,最后一排能看清,就够了。我从来没打算把ppt弄漂亮,就像我的公众号文章从来不排版,不写摘要,因为那些都和内容创作无关。我不打算靠那个占便宜。
不过,我倒是感谢这位姑娘。在郑州、南京、上海巡讲的种种顺利,让我越来越不把演讲放在眼里。以为有了内容创作的本事,演讲不过是那么回事。觉得哪怕是最好的演讲家,也不过是在口音、声调、肢体方面比我好一点,对内容的理解,未必有我到位。直到遇见了你,我才明白,并不能靠一碗鸡汤包打天下。或者说,并没有一碗所有人都钟意的鸡汤。
姑娘,你的直言不讳令我欣赏。我是怯懦的人,缺少你的勇敢。大学的时候,碰上不喜欢的老师,别人都逃课跑了,我不好意思走。毕业入职培训,老师备课到凌晨两点,但讲得很枯燥,大家睡倒了一片,我很同情他,发了条微博感叹,被人事办看见,给我记了处分。
因为不懂拒绝,或是害羞而不好意思拒绝,我总是在与人相处中不得不忍受许多无聊。和朋友吃饭,大家喝酒吹牛,我跟不上趟,又不好意思先走,怕扫大家的兴。如果我像姑娘这样,有一点点勇气,就可以免去许多嚣扰。
不过,姑娘,并不是所有的直言不讳都是好的。像我这样不勇敢的人,也有不勇敢的好处,因为惯于忍受,有人会觉得我这个人还好相处。姑娘,你也许会因为自己的脾气和个性,让人不喜欢你。虽说真正勇敢的人大可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但当那些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麻烦的时候,应当思量一下自己所作是否皆妥帖。你说我的事情算不上厄运,很多人家里更惨,虽然你讲的对,但这种话不悦耳,会让别人听得不舒服。要知道,不是人人都喜欢听实话。
不过,如果不考虑舒服与否,只考虑是不是实话,我是赞同你的。我家的麻烦,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虽说父母一辈子攒下的积蓄有打水漂的危险,但好在家庭和睦,彼此谅解,就很不错。只要麻烦仅仅局限在钱上,问题就不严重。我在《人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厄运》一文第一句就写到:厄运是不透彻的说法,应说:人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事情。说厄运,只是主观情绪的遍计所执。我讲的主题是厄运,但并不是要讲厄运,而是要讲厄运背后的幸运和善缘。很多乍看起来不开心的事情,如果细想,会发觉它包含着值得欣喜的地方。
比如,姑娘,你的话虽然让我乍听起来不舒服,细想却很有值得欢喜的地方。从七月份做讲座以来,我一路所听,都是悦耳的声音。在台上都是我指出别人的毛病,提醒听众要收起骄慢。久而久之,自身的骄慢一直滋长。你的批评,是给我的第一个欢喜。
第二个欢喜是,你的出现,表示听我讲座的人多了起来。此前的讲座,都是喜欢我的读者来,他们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对我讲的差劲的地方也不去质疑。那么就对我没有帮助。网上很多读者讨厌我。我在豆瓣的第一篇文章就遭来许多骂,知乎“王路是谁”的回答也以嘲讽居多。如果讲座上没有批评的声音,只说明我在自娱自乐。
虽然现场将近二百人,但唯有你,驱策我去反思:为何自己觉得不错的内容无法吸引这样的小姑娘?是源于根深蒂固的成见,还是源于彼此之间的代沟?我是否应当努力了解95后的内心,去琢磨她们的兴趣点,来更新自己对世界和时代的理解?
反思这些,令我受益。要不是你,这场讲座就如同其他讲座一样,没有任何悬念和新意。从良乡大学城北地铁站出来的时候,我就想,这样恶劣的天气,到这样恶劣的地方来,讲完回家都到凌晨了,值得吗。但你但出现让我觉得,值得。
我很感激工作人员,他们顶着寒风和毒霾,骑车到地铁站接我,还一下来了三个人。我当然高兴自己受到这样的重视。但如果我不是我自己,而是一个旁观者,就会觉得,这种重视过度了。其实他们应该像你学习,没有必要对嘉宾太客气。上旬我在华东理工讲座,开场前,我要挪易拉宝,负责活动的老师马上按住我:王老师,您坐着,有什么活我们干,您得端着点儿架子,我们商学院的嘉宾都是这样。
他是好意,但这种风气并不好。多少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打着易经国学、企业管理、互联网思维的时髦幌子跑进高校招摇撞骗,道貌岸然地装出人生导师的样子。乃至为了赚钱胡说八道造下口业,肆无忌惮地为无良奸商站台敛财的人,作报告时都会受到前呼后拥的欢迎。他们哪里配得上!
随便什么狗屁不通的人,都有机会穿上西装皮裤,油头粉面地站到大学讲台上接受礼遇。这真是很悲哀的事情。姑娘,我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看到那些搞培训的、卖保险的、招实习生的,站到最尊贵的礼堂上,肚里一无所有,草包一样,却靠几个滥俗的段子就能博得哄堂喝彩,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鄙视。
所以,姑娘,你的出现令我惊喜。要说有一点不高兴,那也只是因为你批评的是我。如果我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坐在下面,我一定会为你鼓掌。大学的氛围一蟹不如一蟹,好在还有你这样的学生,坚持认为站上大学的讲台是需要资格的。我欣赏你。
因为欣赏和感谢,我还想对你提出一些批评。孔子讲,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你是很有勇气的人,但不懂方法的勇气往往会遭致不悦和反感,并不是所有不舒服的场合,都适合表达自己的不舒服。
要留意分辨,自己之所以要表达不舒服,是出于对别人善意的帮助和提醒,还是出于想把不舒服转嫁给别人。如果只是因为自己不痛快,就想让别人也不痛快,那是很糟糕的。明白这一点,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就可以避免。不过,很多时候,两种心是混合在一起的。同样的举动当然可以一直做下去,只是要令发心从第二种转到第一种上来。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公众号:i_wanglu
新书《唧唧复唧唧》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663951/
后一篇:王路:禅宗机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