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大神通力(文/王路)
(2014-09-30 23:40:17)春幡细镂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这是五代词人欧阳炯的句子。
现在是秋天,紫云铺满天庭,隐匿了日光月光,夕照被密布的黯蓝遮却,只在西天的发角撕出一弯红。
天被黯蓝浸洇,转成深紫,夜色封住了帝城。重楼深锁的小区里,有一潭湖。风从湖上掠过,翻出细涟款款,揉碎酡红醉绿的灯影。渺茫歌声远远传来,被丛花隔得若隐若现。此地叫望京。
取这个名字的人,是懂点文学的。北宋沈括的笔记里,燕京东北有望京墩,望的不是北京而是南京,彼时的北京叫南京,辽国的南京,《天龙八部》里萧峰做南院大王的那个南京。游坦之到大辽找萧峰复仇,在悯忠寺看见肥和尚养冰蚕,那里是今天的法源寺,在宣武门外,陶然亭西。望京在城北,悯忠寺在城南,策马而往,半日可达。
望京一名取得好。《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把稻香村拟为“杏帘在望”,众清客说“好个在望”!连贾政这种眼界极高的诗人也默许了。
这里能看出武功家数。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就有“在望”的意思,且更含蓄浑成。辛弃疾词“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这些就是黛玉“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一句的师承。
在望,妙在若即若离。虽未至,却不远,让人生起欣悦和期待。
我小时候,坐在大榆树下的小马扎上,右手端着西瓜,左手摇着蒲扇,在望是天边的云。我心想,如果看到哪里,瞬间就能到,这速度能超越一切火车、飞机,要不了一分钟,就能到北京。要不了一顿饭,就能穿越太平洋。只是太平洋上没有落脚的地方,是个困难。
后来上了学,念了书,懂了物理,知道这个速度叫光速。这种想象的意趣,也就不复存在了。
再后来,读了佛经,才晓得什么叫脑洞大开。佛家讲六种神通,无论得到哪一种,举世的富贵都抵不上。比如天眼通,可以看见遥远处的一切。银河系外的星球,光要过来都需十万年的跋涉,但证得天眼通的人,此刻就能看到。看到还不够,亲身能到才够帅。这是神境通,也叫神足通、心如意通,能随意变现,飞行自在,无有障碍。
这,不科学。但不科学不代表不可能。无需禅定功夫,无需止观法门,我也知道它是可能的。因为我懂得文学。
相机是伟大的发明。坐在望京的湖边长椅上,清风拂过水面时,我举起手机,咔嚓一声,画面被捕捉,定格。数十年后的某天晚上,这幅照片被重新翻起,我会回想起此夜湖中荡漾的一抹酡红,透过湖水听闻到穿过丛花的渺茫歌声。
先进的3D技术可以帮助人类实现这一切:将某时某地的场景定格保存,若干年后,重新生成当时的景象、声音、气味、觉触,让你的面庞有清风拂过,你的指尖触到清凉的长椅,你的耳畔是疲倦秋虫的吟唱。
还可以瞬间切换。切换到大雪红烛,大雪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大雪,红烛是林妹妹秋窗风雨夕的红烛。你在一顶唐朝的小茅屋里,是刘长卿借宿过的芙蓉山主人的茅屋,柴门外,小狗叫得真真切切,嘹亮的吠声穿破夜空,柴门里,温着白乐天生起红泥小火炉等待刘十九的那壶酒……
今时今日的技术,还不够实现这些。但文学达到了。
钱穆先生八十岁时,已经失明了,坐在台北双溪素书楼的家里。那是个午后,案几上有壶茶,这个盲翁想起幼年读过的唐诗,其中有篇是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闭上眼,一千三百年前的场景从数万个毛孔中涌现,铺开:月黑风高的夜里,匈奴的大首领遁逃了。汉家将军提了战刀走向马厩,也许他刚喝过酒,鼻孔下还冒着白气,牵了马缰,纵身上马,突然觉得弓刀似乎比平时重了几分。回头看,大雪正落下,盖满了弓刀,盖满了身上铠甲。
假如没有这首诗,没有这短短二十个字,一千三百年前那个夜晚,就无从被封存下来,就将永远消逝在浩淼无垠的宇宙中,冲散在流水无边的时空里。将来的人,没有谁会知晓将军纵身上马的一刻,觉察出战刀重了几分,回头看大雪正落下。
那就无从重温那个夜晚的惊心动魄,以及惊心动魄之外的潇洒冲和。纵然有李嘉诚的富有,也很难跑到漠北,买下一片够轻骑飞奔一夜的草原,一旅的骑兵和营帐,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名中夜遁逃的单于,一群黑黑月色之外高飞的雁。
但这二十个字做到了。在相机还没发明的年代,这个夜晚就被如此封存下来。一千年后,只消闭上双眼,这个惊心动魄而又诗意盎然的夜,就重生在午后的台北,静谧安然的庭院,一位八十岁盲翁的脑海里。
那个静谧的午后,这个世界上还不曾有我的存在。我出生不久,钱先生就过世了。时至今日,我既未造访过台北,又未造访过大漠。但在我七岁时,读过卢纶的《塞下曲》,在阒寂无人的夜里,作为一个孩童,领略过一回大雪满弓刀的画面。
廿年之后,在书店看到钱穆先生的书,听他说起这个故事,瞬间明白什么叫识的流转,什么叫神境通。
二十个字是一道密咒,把相去千年悬隔万里的时空绾合在一起,从漠北到江南,从塞外到海隅,从盛唐到而今,憧憧往来,穿梭无碍。
此刻,是西元2014年九月的末尾,北京的深秋。欧阳炯的一句词,却让我嗅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远在西蜀的那个春天的味道:
春幡细镂春缯,春闺一点春灯。
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
—————————————————————————————————————————
国庆我会休息几天,更新稍慢。《张贤亮和王菲谁更懂佛教》见公众号i_wanglu历史消息9月28日。
版权申明:本文系凤凰新闻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并通知mayj@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