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重要还是“穿”重要?(文/王路)
(2014-06-02 00:41:01)或问:“温饱”一词,为何“温”在前边“饱”在后边?难道穿比吃还重要?
答曰:
阁下以为汉字只有一种排列方式吗?
倒过来也可以,不过不是饱温,而是饱暖。
再如:饥寒。饥在前,寒在后。
倒过来也可以,不过不是寒饥,而是冻馁。
升级版解释:
1、为什么温在饱前,而暖在饱后呢?
因为不温就代表死了。佛家把死叫做“舍暖”,就是身体凉了,死了。
以人的追求来说,由低到高分别是:温(不死),饱(不饿),暖(不冷)。
2、为什么饥在寒前,而馁在冻后呢?
因为馁的本义是鱼放坏了,引申出饥饿的意思。馁并不是没吃的了才饿,而是没好吃的才饿。
以人的恐惧来说,由大到小分别是:饥(饿),寒(冷)/ 冻(冰),馁(饥)。
更加升级版解释:
1、寒和冻,到底哪种更冷一些?
冻的本义是,冰结得比较壮。俗语说,水上冻了。上冻了的冰,要比结冰了的冰还要厚实些。另外,对水来说,叫做冰,对其他东西来说,叫做冻。当水开始结冰的时候,大地开始上冻了。
寒的本义是:冷。或者是:下边有冰。寒字底下的两点,就是冰。
所以,寒和冻,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冻(冰),偏客观事实;寒(冷),偏主观感受。
2、饥和饿,到底哪种更饿一些?
饥,是谷不熟。馑,是蔬不熟。遇到灾荒年,叫饥馑。
饿,是吃不饱。
《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宁一月饥,毋一旬饿。
可见,饥偏重天时,饿偏重人事。饿比饥要更饿一些。
馁是因为好吃的放坏了才饥,所以,馁比饥要轻一些。
买一送一版解释:
1、吃喝,人不喝水会比不吃饭更容易死掉,为什么吃在喝前边?
文言里没有吃喝这个词。只有饮食。饮的确在食前边。
2、吃穿、衣食,为什么吃在穿前边,而食在衣后边?
文言里没有吃穿这个词。
衣,是遮蔽上体的东西。
食,本义并不是吃,而是吃谷物。在人类还没有种植谷物之前,早就吃肉了。发明衣服是在吃粮食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