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金庸和杜甫扯扯文笔的淡(文/王路)

(2013-12-14 09:39:33)

读金庸之后的十年里,我都以为金庸没有什么文笔,全靠情节取胜。十年后,偶然翻《天龙八部》,惊叹金庸的文笔。后来我逢人就说,金庸有文笔,文笔非常好。

金庸的文笔,好就好在,让你完全忽略了他的文笔——你根本不会在意他这个词用得是不是优美,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上去了。这个很要命的。有些作家,文笔很不错,一个平庸的故事,借用了文笔上的技巧,呈现出来感觉还可以。比如,阎连科的《日光流年》。阎连科的运用通感的技巧在中文作家中允称一流,可惜故事并不太出彩。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文胜质则史”。

杜甫,超一流的诗人,单看文笔,你可能不大觉得他出色: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这算诗吗?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谁写不出来?

但紧跟着下一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看似极平淡,你写个试试?

再往下: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什么叫行云流水?这就叫行云流水。不带丝毫矫揉和造作,该出来的全出来了。

吴冠中说过一句话,笔墨等于零。吴冠中的笔墨能不能等于零,我说不准,但杜甫的文笔,真是到了零的程度: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还要什么文笔,只剩下情感在熊熊燃烧。

杜甫的文笔是一流的。他颇学阴何苦用心,晚节渐于诗律细,你看《秋兴八首》就明白,玩文笔很少人玩得过他。但他不玩。杜甫一流到了波澜不惊的地步,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绝世高手。他笔下没有技巧,没有花招。王国维说“太白纯以气象胜”,借来形容杜甫,“象”字都可以去掉,少陵纯以气胜,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

六朝骈文,文笔叫好吧。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文笔顶呱呱,但列为二流都勉勉强强。因为情感上不出彩。六朝文章有没有一流的?有。王粲《登楼赋》。可惜王粲文笔太好了,把情感压下去了。小时候读书,不懂,觉得《滕王阁序》比《赤壁赋》好,现在看,根本没法比,《赤壁赋》超出《滕王阁序》太多。苏子胜出王勃,不在才气上,在学问上,性情上,见识上。这是铁定的,没法补的。就算王勃没英年早逝,活到五十,也写不出《赤壁赋》。王勃有他的局限性,很难跳脱出他的时代,而苏轼可以。有唐一代,文章首推韩愈,原因也在这。

当代作家里,有人以文笔占胜场,有人不以文笔占胜场。不以文笔占胜场的,以路遥为典型。路遥和金庸又不同,金庸是文笔很好,好到让你不觉得他好,路遥是文笔确实不太好,他想在文笔上出彩,又出不来。不过不要紧,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大格局把其中各种小问题小瑕疵都冲淡碾平了,成功地将自己的心血注入了这部巴尔扎克式的作品中,是以甩掉文笔一样能打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