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与“市场玩家”的消费需求
文
/ 海宁
2012.5.7
本博客发表的文章,并不一定包含个人的主观预测,比如以下两篇博文:有人非要从里面找出个人的主观判断倾向。
图解猪肉价格涨跌周期与股市牛熊转换
2012-05-03。
一周金融市场扫描(股市,商品,债券,汇率)2012.5.6.。
个人主观判断如下:
2012上半年债券牛市,下半年股市谨慎乐观。2012年4月初开始,外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大部分风险资产震荡下跌之路很可能要持续到6月。中国股市,一旦宏观气候好转(货币紧缩政策2011年底已经结束),历来做多(看涨)的冲动非常强烈,因为只有做多才能看到账面盈利,这一轮也是如此。4月份A股几乎全球独牛,就是明证。
个人不看好5,6月份的中国股市,但并不一定要去唱空。货币紧缩结束后,本博客早已不再唱空。由于资本管制,而国内流动性充裕,很多中国国内的资产,定价都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一时半会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现在有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了,如果“下一交易日预测”成功率是70%的话,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放大杠杆,假设每次波动3%(比如指数波动0.6%,杠杆率5倍,就可以把盈亏放大的3%),200个交易日的结果如下:
(1.03的140次方)* (0.97的60次方) >
1000%。也就是每日预测成功率如果达到70%的话,一年10倍左右的收益率是可以达到的,即使打个折,再打个折,也有200%以上的收益率。
那么把日线改成周线如何?(全年50周预测对70%)
(1.03的35次方)* (0.97的15次方) = 178%,也有78%的收益率。
但是呢,任何大的金融市场,“市场玩家”都会产生大量的“研究和预测需求”,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不光光是股市,期货,连现货市场也是如此,连实体企业,比如韩国现代集团,在1986年也建立了经济研究院,用经济和市场研究结果帮助企业决策布局(比如,如果研究认为某个区域的市场将大幅度增长,企业可以做相应布局)。
中国股市玩家有一个巨大的需求,就是下周哪个股票会大涨?这是市场的生态环境。而机构“正规部队”的研究,据说主攻“未来3到6个月的涨跌预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