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与金融的逻辑(七)外汇占款与股市顶底,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2011-12-04 01:48:08)
标签:

财经

分类: 经济大周期,进可攻退可守
货币与金融的逻辑(七)外汇占款与股市顶底,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海宁  2011.12.4
    外汇占款的知识普及,可以参考这里: http://wiki.mbalib.com/wiki/外汇占款
    通俗地讲,2005年7月以来,外汇占款(印钞,基础货币)是中国楼市,股市和经济的兴奋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凉茶。外汇占款大增的时候(2005.7 - 2008.7,2009.3 - 2011.6)提升准备金率,相当于边吃兴奋剂,便喝凉茶。下调准备金率,相当于喝咖啡提神;外汇占款下降的时候下调准备金率,相当于兴奋剂没有之后,喝点咖啡。
    有人跳出来说,人民银行有央票发行,提升准备金率等对冲外汇占款啊。这个其实相当于每个月2500亿兴奋剂吃下去再发酵3到4倍之后变成了7500到一万亿,你再用央票和准备金舀出1500亿锁定(2005年7月以后,每月平均印刷2500亿人民币购买外汇储备)。

外汇占款与股市顶底

  
可惜,外汇占款是个后公布的指标,而且即使你知道了这个月,难以预测下个月。
   单月而言,2008年1月新增外汇占款曾达6540亿元,为历史最高。
2010年10月外汇占款新增5301亿元,为有史第二高。2010年11月新增外汇占款为3196亿元,环比回落了近四成,股市经历了2010年10月大涨之后的11月大跌。
    外汇占款大起大落,必须想办法对其进行平滑处理,而且外汇占款的影响,是逐渐发挥的,下图是外汇占款“6个月移动平均值”。2010年7月达到最低值,股市见底;2011年3月见顶,股市几乎同时见顶。

外汇占款与股市顶底,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外汇占款与楼市,通货膨胀
     2005年7月以来,平均每个月近2600亿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对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外汇占款猛增,首先影响的是楼市股市等资产价 格,然后才通过传导,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反过来刺激“楼市投资保值”。总体而言,楼市涨幅是“普通物价领域通货膨胀”的2倍左右,这其中原因比较复 杂,最主要还是中国社会才刚刚富裕起来,很多阶层以积累财富为乐,房子是财富的代表之一,也就是日本和四小龙都有的重商主义思想。

房地产泡沫被刺破的临界点
   2001年,人民币货币供应量为15.2万亿,到2011年底,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将达到83万亿左右,10年增长5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到25万亿人民币(这仅仅是基础货币)。
   如果按照17%的克制的年均增长速度,10年之后货币供应量将达到400万亿人民币(如果不贬值,折合成62万亿美元,基本能买下全球全部的上市公司;
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2倍以上)。我认为中国发展还有很多潜力,但还不至于这样子“印钞赶英超美”。按美元计价“房地产再牛十年”,纯粹是鬼话。
   因为财政需要从“土地财政”拿钱,所以地价要一直涨,也是个鬼话。没有外汇占款的增加,土地财政马上熄火(2008年第四季度,2011年10月,外汇占款大量减少,土地就卖不出去了)。但是财政要钱,总可以想办法收税。
   粗略算,房地产泡沫,需要每月2600亿左右的外汇占款作为兴奋剂维系(每年印钞3万亿)。外汇占款下降到平均每月1300亿人民币以下,房地产泡沫难以为继。2011年10月,外汇占款负增长,曾经叫嚣量化宽松和热钱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急了,热钱来他急,热钱走他也急。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就是一个临界点。

未来外汇占款走势
   估计2012年第一季度,外汇占款还将继续低迷,对股市,楼市形成较大的向下压力。“热钱”,在第二季度该走的应该差不多走完了(想想2010年那些叫嚣“加息会导致热钱流入”的专家吧,现实是热钱流入的高峰恰恰是加息前,流出的高峰是5次加息完成之后),再加上前期货币政策渐渐宽松的效果的浮 现,中国股市在第二季度见底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积累外贸顺差,积累外汇储备的能力,不会一下子消失的,2012年下半年,外汇占款又将再次适度恢复,即使回不到以前一个月新增3000,5000亿人民币的高峰时期。

补充
    外汇占款,并不是个100%精准的指标,货币政策的其他方面,也会很大地影响股市楼市。比如2009年第一季度,贷款喷涌而出,行政命令让商业银行大量放 贷,导致货币供应量猛增,2009年3月份单月就新增贷款1.89万亿(2008年3月新增贷款才不到3000亿),历史天量。
   希腊国债违约,在2012年第一季度发生的概率依旧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