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刍议领先的古代文明

(2012-11-07 06:5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有史述认为,中国文明在明朝之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在明朝中后期开始,才进入闭关自守状态,逐渐落后于西方文明。那么,中国古代先进文明的源发点在哪里?它何以会产生领先的文明?欧洲历史告诉我们,欧洲大约在14世纪开始经历了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及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工业革命,才促成了欧洲近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它处于了世界领先地位;那么,中国古代领先的文明也不会是无根之物,是何时及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导致了它的领先?

现代人常说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古代手工纺布机、丝绸之路、唐宋诗词、制瓷业、明朝造船技术(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等等,它应该是文明累积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的量变,而非“领先”的质变,包括隋朝产生的科举选官制(承袭和发展于魏晋南北朝的世袭制即九品中正制,为“天下”读书人开了一扇窄门,但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世袭制,皇亲国戚无需科举,好学识仍不如好老子)、唐朝确立的道统说(韩愈写《原道》杜撰一套由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的道统论,清末严复写《辟韩》予以驳斥),等,仅仅是对统治学说的一种修正,在文明之列而不能涵盖文明。也就是说,它的文明起点还得上溯。

中国清朝上溯的列朝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有一种厚古薄今观念,而这种厚古大都指向的是“唐虞”三代,即尧舜禹时代。近、现代历史学及考古学揭示,所谓“唐虞”是一个远古传说、缺乏文字记载的时代,而确立这种传说学说的,正是提倡者儒学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期还产生了诸多学说的始创者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鬼谷子等,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等,这个时期就是中国古代史有名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时代。这种诸子百家、战乱的社会状态,正和欧洲中世纪进入近代的文艺复兴、革命这种先文后武、文武相间的社会状态完全一致。或许可以说,中国古代领先的文明,其始点正是观念激烈冲撞、枭雄武力争霸、持续数百年之久的春秋战国。这种社会动荡、战乱脱胎出了文明之始、文化之母。史述说,农业中国的农耕技术正是提高于那个时代。

稍读过中国历史的现代人都知道,建成公元前周朝末年战国乱象一统大业的秦始皇帝嬴政,在其后的朝代更替中,承载了数千年骂名。这种历史承载,是一种历史的自述:它决非是文明之始,相反,它在成就伟业的同时,还产生了副作用,遏制了中国文明的深化发展。

自秦朝以后的皇朝更替发展,被传统儒学定义为一姓皇朝的循环史。循环意味着进步与倒退的较量和轮回,它以历史社会人文观念和物质追求的本质为内在、而以皇朝衰落、被武力取代的表象反映了出来。在这种循环与较量中,产生了文明的量变和递增,而非文明的质变和跨越。这就是在这一悠久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发明和精神发明(璀璨文化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演义清小说)。可以说,只要不是质变,量变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会由于封建专制权力实际需要而产生反复和倒退的,这是循环的定义。

载入史册的清末李鸿章等枢臣在面临西方文明入侵时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正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始点至终点的历史自述和总结。这个“三千年”,也把文明的始点指向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代;“未有之变局”,既是在陈旧文明中的惊醒,也是那个时代对“变局”的召唤。或可以说,现代中国传统观念,正是对三千年前古中国文明认识人类与世界认知观的渐变继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