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氏家族的境界

(2012-01-27 07:18:37)
标签:

杂谈

分类: 背景史评

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处于战乱时代,历任后唐、后晋(契丹人)、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十个皇帝的宰相,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更为传奇的,就是这位屡次“叛君”的人物,被讲求“忠君”的后代儒学者奉为“大儒”!当然,这个称号是在后来的变迁中逐步获得的,离五代不远的南宋时期,儒者欧阳修和司马光就其背叛一朝投降另一朝而骂过他。就像孔子学说被后来的秦皇朝焚毁一样,冯道的挨骂,只说明了他和“至圣先师”有着相似的死后经历。

由冯道的故事,后人是否会产生联想,孔子家族能绵延两千多年而不绝,其间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的征服?是孔氏家族征服了列朝皇帝,还是列朝皇帝征服了孔氏家族?相似的是,是冯道征服了四个朝代,还是四个朝代征服了他?从强权胜利者的角度上说,显然是后者。对列代帝王来说,征服孔氏便是征服一个民族的象征;对孔氏来说,不被灭绝,是这种学说归顺的幸运。换句话说,正是孔氏家族没有争夺“治政”的头脑,才能在列代帝王的扶持下得以延续。从这一角度上说,孔氏家族的列朝相延,已经违背了孔学“忠君”的原则。当然,自有继承者会辩称:这个“君”已经是抽象而精神高度的“神”而非尘世间的某一“君”了。无论怎么说,用“神”来管理现世的人,显得这样的不着边际和孤家寡人。在反对“神化”与“崇拜”的高调中,有些人却自唱着另类的同一曲!孔子代表了一个传统时代,这是中国人谁也无法否认的。那是一个文明的未开化时代,这个未开化的文明,就像任何人也无法否认未成年者是一个人一样。有人说,去神与拜神,皇朝历史历来就是当朝的“政治”活动,与那个“神”无关。

孔氏家族绵延两千多年不绝而达到的境界,使人还可以联想到中国末代皇朝大清的一位遗臣。他在溥仪3岁登基时被聘为“南书房行走”,官居五品。当一生都只是儿皇帝的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时,他一头扎入了颐和园昆明湖,因而被末代皇帝赐予“忠悫”,他是整个封建历史皇朝的谥号的最后一个获得者,是皇朝夕阳最后一抹余辉的掠过者,此人便是民国初年鼎鼎有名的大学者王国维。王国维以自尽实践了他“君辱臣死”的儒家原则(他遗书:“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但也决定了他达不到孔氏家族一样的境界。当然,王国维为清皇朝殉葬了,但中国近代史无法抹去他在文学、美学、史学等方面的成就。再或,换一个角度,他是对当时同样乱世的一种自我规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王鼎尸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