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做的千层底

(2010-10-13 06:50:32)
标签:

“千层底”

布鞋

麻线

一针一线

母爱

情感

杂谈

http://s15/bmiddle/6a4e29fdg926b61a5c7fe&690
  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千层底”的鞋子,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双“千层底”,这是妈妈退休后亲手为我缝制的,并在我结婚时送给我的,这也是我结婚时所收到最珍贵的礼物。如今,每年我都会拿出来穿上一段时间,每次又会亲自洗刷干净晾干后当个宝贝似的收存好。每当穿上这双千层底布鞋,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老妈戴着眼镜一针一线纳鞋底的样子,心中便有一股暖流,脚步也显得更加坚定和踏实。

    记得我和哥哥都是穿着妈妈亲手做的那一双双做工精致的千层底布鞋长大的,心灵手巧的妈妈会做一手好针线活,妈妈做的布鞋样式好看、针脚细密、适脚、经穿。她每年都要亲自给我哥俩还有爸做千层底布鞋。鞋底,鞋帮,都是妈妈亲手一针一线做起来的,穿起来非常舒服。冬天我们还能穿上妈妈亲手做的鞋面(帮)加了棉絮或兔毛的千层底暖鞋,再垫上加了棉絮或兔毛的鞋垫,最寒冷的冬天都没冻着我的小脚,不再觉得冷。那年头,妈妈纳鞋底用的麻线都是自家种的,那种植物就是“苎麻”,每年都会在菜地田边角落种上一簇,如今在田边地角已很难再找到这种植物了。小时候我最爱陪在妈妈身边,看着她在灯下纳鞋底的身影,妈妈总是左手把紧鞋底,右手将穿了粗粗的麻线的针扎进去,用中指上的顶针轻轻一顶,从背面抽出针,将麻线一下一下地带出来,用力扯紧。有时扎上几针后,还会停下来用黄蜡滑一滑麻线。由于鞋底太厚,有时扯不出针,妈妈还用牙咬住针头往外带一带,有时候也会先拿那个带有木柄的“鞋锥”(比普通针要粗很多) 先扎一下,再将穿了麻线的针扎进去。当年妈妈坐在灯下全神贯注的身影,那“兹——兹——”的抽线声慢慢定格,成了我对妈妈和故乡最深切的思念,最温馨的回忆……

    “千层底”就是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从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规整的线迹,与现在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它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纳底布鞋发展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无论是造型,材料和技艺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手工千层底布鞋历经3000多年,仍为后人享用,充分说明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手工纳底布鞋具有强大生命力。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如今,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层底布鞋的做工复杂,工序繁缛,技艺高深,难度大,耗时长,每双鞋的制作都经过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帮、绱鞋、楦鞋、子修抹边等近多道工序,制作一双鞋往往要花上几天的工夫。手工纳底一双鞋至少上千针,并且麻线粗、针眼细,加工时得用手勒得紧,针码还得分布均匀。手工缝绱鞋时,必须紧绷楦型,平整服贴。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的结合要严合饱满,并讲究尺寸、手法、力度和细致。

    一双完整的“千层底”有这么多的工序,而且至少费时一周才能完成。其实这短短的几行文字又怎么能描述出每个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度脚缝纳的每一双“千层底”的份量?!“千层底”承载了太多的关怀和希望,从古时的送夫君进京赶考到送情郎上前线,从送哥哥走西口到送游子远行,他们的行囊中都少不了一双厚厚的“千层底”,她们盼望着亲人平安归来。中国人骨子里的“布鞋情结”,就像火红的中国结那样,是嵌在心里永久的回想。还记得一首歌里就是这么唱的:“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可见,“千层底”是以亲情和爱深深烙入中国人的回想里的。而对于我来讲,那白底黑帮的“千层底” ,从蹒跚学步开始,就捧着我的一双小脚,直到某天嫌它土、抛开它、穿上时髦的皮鞋,可是如今的我最爱穿的还是“千层底” 。因为我已经明白了,那不仅仅是一双鞋,是老妈的一双手、一片心啊!这些年来,我穿过很多的军用、警用皮鞋、胶鞋以及各种皮鞋、旅游鞋,但始终感觉老妈纳的千层底布鞋穿着最踏实。那匀称的一针一线,仿佛是一根根情丝,将我和妈妈的心连在一起。不能经常穿着它,我就会把它像宝贝似的珍藏着。梅雨季节一过,我就会把它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晒晒,生怕它受潮发霉。而每当我穿着“千层底”,也总能感受到那暖意无边、沁人肺腑的母爱。

    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如今的大街小巷里流动着各式鞋儿越来越令人目不睱接,五彩缤纷的鞋儿已成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即使在农村,“千层底”也早被塑料底、橡胶底和复合底所替代。年轻人大多都不爱穿“千层底”了,他们嫌它太“老土”。这也难怪,商场里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款式新潮且物美价廉的鞋还穿不过来呢,谁还会稀罕土里土气的“千层底”呀!我就曾经给儿子买过一双布鞋,可小小年纪的他也只是在家里时当拖鞋穿,因为嫌太土气,尽管感觉舒服,却不愿意穿着布鞋上学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我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里所包含的浓浓情意就会涌上心头,总会勾起我对老妈的思念和祝福。明天就是老妈的生日,谨以此篇文字祝老妈生日快乐!

(此篇博文配歌:《烛光里的妈妈》)
感谢博乐泪融残妆将此文推荐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

http://s12/middle/6a4e29fdg92780122122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