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M120单倍群简介

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 |
【单倍群简介】
Q1a1a1-M120单倍群是Q-M242父系单倍群下的一个分支,Q-M242单倍群是P1-M45下两个分支中的其中一支。Q-M120与中国汉族人群密切相关。北方较多,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汉族中可达4%以上。汉族中Q-M120最近共祖约为5300年前左右的一位人物。
【Q世界分布】
Y-Q单倍群是一个全球分布单倍群,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四大洋,在世界绝大部分有规模的民族中都有Q分布。下图为维基百科Q全球频率分布图。
Q各分支的分布具有分属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的特色。汉族中的Q分支类型主要是M120,同时也有少量的其他Q分支。在北欧地区和北非阿尔及利亚地区,以及地中海克里特岛等,有4~5%的Q分布。在亚洲地区,Q占全部人口平均约有2-10%的频率。在一些特有的族群中,如美洲土著、土库曼人、西北利亚北Kets和Selkups两个几千人小族群、北极地区因纽特人、泰国北部阿卡人、印度尼西亚达雅人、藏南阿萨姆部落等,有10%~90%以上的Q频率分布。下图是俄罗斯研究论文中给出的欧亚大陆的Q-M242分布频率图。
下图是Eupedia网站给出的欧洲地区Y-Q单倍群分布频率。
【QM120祖先迁徙路线】
2.
3. Q-M120迁徙扩张模型:学术界对Q-M120如何迁徙与扩张,仍未有清晰图像。Q-M120广泛分布于东亚,也在中亚、高加索、西亚伊朗、南亚(印度、巴基斯坦、不丹等)、东南亚文莱和美洲秘鲁等地发现少量样本。其中Q-F1626分支主要富集于中国汉族,少量也分布于历史上与汉族有关联的一些民族。在早期研究中,Q-M120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汉族特有单倍群。另,在2008年以前有关研究中,显示埃塞俄比亚、也门地区有相对高频的Q1a1。关于Q-M120的研究仍然扑朔迷离。Q-M120共祖时间只有5000多年,所以谈Q-M120迁徙就要谈5000年内的世界范围人口迁徙。2018.5.28国新办发布会承认中国本土的青铜冶炼技术是吸收了“外来文明”的结果。现在已经不少人相信Q-M120人群是把中东青铜文明带到东亚地区的主要人群。
【Q-M120主要分支】
【Q-M120古DNA】
1。
2。根据吉林大学李红杰2012年博士论文,宁夏东南彭阳县境内王大户墓地4例古DNA样本全部属于Q-M120,墓葬有青铜剑和丰厚随葬品,显示墓主具有贵族身份,年代大约为2500BC的东周时期。但墓主具体身份和所属族群(周?秦?义渠?)均未有定论。
【已知Q-M120名人】
1. “倗伯”:古DNA证据证明西周早期“倗国”国君或诸侯是Q-M120。兵策儒剑根据横水北大墓出土青铜铭文识读分析,认为所谓“倗国墓”实为晋国小宗曲沃系墓地。
2.
3. 元好问:山西忻州现代元氏家族经测试为Q-M120,谱记源出于元好问,据说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是金末至蒙古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传拓跋部为黄帝后裔,《魏书》记载:“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西晋时期,拓跋部曾经受晋朝之邀南下,参与对匈奴作战,并有功而受晋封。在晋室南渡之后,拓跋部最终平定五胡建立的十六国政权,结束五胡之乱,重新统一北中国,建立北魏。
4.
5.马伯庸,别号马亲王,著名作家。新浪微博自曝属于Q-M120单倍群。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古董局中局》、《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等
【已知其他Q系名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