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连发几篇批判王国维的文章,有位网友给我消息这样说:“新浪博客最新几篇文章
,对王国维太不客气了吧。王国维毕竟是先辈大家,对甲骨学乃至历史学做出巨大贡献,受时代所限,其观点必然会有错误,我们做为后辈,仍旧应给以起码的尊敬。”
这位网友所言甚是,王国维通过甲骨文考证辨认出《史记》记载商王名,从而使商成为信史,这个历史贡献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另外一方面,受时代局限,他有些观点存在错误也是难免。但是当今文史学术界鲜有批判王国维的文章,甚至把他供上了神坛。尤其是《鬼方昆夷猃狁考》这篇文章,缺乏严谨考证,错误颇多,给后世毒害很深,所以不得不加以批判。
一
王国维如何论“怀姓九宗”
今天学术界已把“怀姓九宗”认作是隗姓戎狄,其根源就也于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这篇文章。但实际上,这篇文章说到“怀姓九宗”只有两处,寥寥数语,只有一个结论性语句,没有任何证明。其两处原文如下:
- 史伯告郑桓公云: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按他书不见有隗国。此隗国者,殆指晋之西北诸族,即唐叔所受之怀姓九宗,春秋隗姓,诸狄之祖也。原其国姓之名,皆出于古之畏方。
- 然则戎中最强大之犬戎即玁狁,其余以戎名者,如汾晋间诸戎,当即唐叔所受之怀姓九宗。
其一,在这里王国维所依据逻辑是:因为其他书没有见到隗,所以此隗国就是怀姓九宗!?请问这叫什么逻辑呢?其二,王国维自己前后两处提到的怀姓九宗位置和族群还前后矛盾,前一处说怀姓九宗是晋之西北诸族,后一处又说汾晋之间诸戎是怀姓就宗。汾晋之间显然不是晋之西北。
王国维把隗国说成是怀姓九宗,根据之前他的文字游戏又说隗=畏=媿,于是乎当今学贼们就把媿姓说成是怀姓九宗。但在王国维文章中,并没有继续搞文字游戏,把怀说成等于隗或媿。然而现代有人,比如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张海的硕士论文《怀姓九宗研究》中就继续发挥意淫:“怀姓九宗的‘怀’,即‘隗’和‘媿’字近音借字,此姓实则是‘鬼’姓”。这真是真正的臭不要脸!此人在文章中还不断地假惺惺说不能贸然断定,请问此人:怀=隗=媿=鬼,你开篇第一部分第一句话即贸然下此断定,怎么下得这么快?然后全文都不见你的证据和论证?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下结论,“张海的‘海‘,即‘怀’字近音借字,也就是‘鬼’字!”
二
什么是怀姓九宗
古籍文献对怀姓九宗记载,也是少之又少,能够见到的可能只有两处。均出自左丘明所著《左传》,在<定公四年>中原文:“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有人这么翻译这段话:聃季授予土地,陶叔授予百姓,用《康诰》来告诫他,而封在殷朝的故城。鲁公和康叔都沿用商朝的政事,而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划定疆土。分赐给唐叔大路、密须的鼓、阙巩的甲、沽洗,还有怀姓的九个宗族,五正的职官,用《唐诰》来告诫他,而封在夏朝的故城。唐叔沿用夏朝的政事,用戎人的制度来划定疆土。
西晋时期的杜预(222年-285年)对《左转》关于怀姓九宗这样作注:“怀姓,唐之余民。九宗,一姓为九族。”“职官五正,五官之长。”(这备注如何解,需要对古代官职有清晰考证认识,暂不作答。)。周灭商后,周公辅佐成王。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唐国发生叛乱。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并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其父周武王,其母为姜子牙之女),因此故称唐叔虞。他成为晋国创始之君。分给唐叔虞的臣民即古唐国之余民“怀姓九宗”,此后此九族成为晋国臣民。
在后来晋国内部曲沃代翼历史事件中,怀姓九宗第二次出场了,《左转·隐公六年》云:“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晋鄂侯是晋国第十四任君主(前724年—前718年在位),在曲沃小宗代翼事件中,晋鄂侯被曲沃打败,怀姓九宗的五正(总长)顷父之子嘉父迎晋侯于随,并把他接到鄂地居住。
从左丘明两处提到的怀姓九宗文字,根本不能判定怀姓九宗的族属。根据西晋时期杜预注,可以知道怀姓是唐之余民。古唐国传与祁尧有关,有人考证说唐尧之国中心在今山西省翼城县、襄汾县一带,正是晋南地区。而尧帝也是黄帝子孙。如果这样看,怀姓九宗也属于黄帝子孙,当属于华夏族。如果从埃及夏朝论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尧帝后裔可能很早就从埃及迁徙到东亚(大约4000年前左右),并在晋南一带进行发展,这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会融合当地土著,成为较早时期的融合族群。后来唐国又臣属于商人,再后来唐之余民又成为晋国臣民。
三
什么是怀姓
既然说怀姓九宗,也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怀姓,怀姓是如何起源的?未找到怀字的甲骨文字形,无论从发音还是从金文字形来看,怀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等于张海(或“张怀”“张鬼”)所意淫的鬼字。
(毛公鼎上的金文怀字)
传说古代有一个无怀氏,他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首领,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无怀氏凡十五氏皆袭伏羲之号”。据《中国姓氏大全》和南宋罗泌撰《路史》载,春秋时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人以怀为氏。另战国时楚怀王的后人有怀氏。据《汉书·高帝纪》载,怀姓为楚国大族之一。鉴于怀姓九宗早于战国,故可以排除楚国怀姓。由此可见,怀姓与殷商贵族微子启后人颇有渊源。
综上所述,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能把怀姓九宗与戎狄鬼方联系起来,相反与华夏族起源关系到是很密切。不过,唐之遗民怀姓九宗族群可能也早已与中原土著有过融合。反过来再看张海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沈长云),几乎通篇都是在意淫胡说八道,他找了几个有媿姓的金文,然后都给说成是“怀姓九宗”,连让人驳斥的动力都没有。而且这个师范文科生,在论文中很多字竟然不会拼写,比如䣙、㝬等,他就手写了个字用图画形式替代。我一周写的好几篇博文,每篇质量都远超这样的低劣民科性质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十三·鬼方昆夷猃狁考》
-
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张海,《怀姓九宗研究》
-
鄂姓源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