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山人”关于汉族被“窜种”和Q-M120频率问题的答复

ID为“红山人”在某BBS发布帖子:
按照老永的观点,现代汉人大部分“串种”了 - Off Topics - 分子人类学论坛 Forum of Molecular
Anthropology - Powered by Discuz!
然后又发问:
控控兄认为只有Q是华夏这说服力很低吧,如果华夏正统 夏商周一脉都是Q,那现代汉族人群的 Q的比例怎么会这么小?
一个延续了将近两千年的王族单倍群啊,民族历史也只有四千年。Q
作为 早期融入华夏族的一支我觉得是成立的,鬼方就是倗国前身,周代就汉化了, 可能部分 Q 商代就融入华夏了
本人答复如下:
我其实不喜欢你标题中所使用的汉族“串种”一说。因为“窜种”很容易被误解,以为整个民族人种都被替换了,实际不是这样子。在我的博文中,似乎也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词。然后很多人却给我扣上这个帽子,这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错误理解。我的观点一直在说:汉族一开始就是华夏族与中原土著融合的产物。因此我定义:
- 五胡乱华之前的汉人为古汉人。
- 五胡乱华到宋亡期间,新融入进来的汉人,为中古汉人。
- 从元以后,新融入进来的汉人,为新汉人。
汉族是多民族融合结果,新的族群融合进来,以及此消彼长或繁殖速度快慢不同等等,都会造成汉民族父系组成频率结构的波动,但这种波动不能称为“窜种”。“窜种”的含义可以用在家族传承上,比如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家族很有可能被蒙古人窜种,但很难用在一个有很多人口的民族身上。
关于Y-Q在汉族中频率问题,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反映历史和认知水平其实非常的LOW。
可以参看:关于炎黄后裔之华夏族占现代汉族频率问题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2vln8.html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夏其实是在尼罗河流域,而商、周等华夏族都是从古埃及迁徙来的,迁徙来的人口一开始就无法与土著人口比,很多诸侯国就是一个周王族子孙带一家子几口人到一地就建立了一个国家。比如吴国建立,就是周太王的儿子泰伯仲雍兄弟俩人到吴地,得到当地超一千户民众拥护之后而建立的国家,两个人的子孙发展速度(泰伯还没有儿子传承)又如何能与一国百姓子孙发展速度比?周朝建立之后,很快就废除了奴隶制,在周人带来的先进生产力之下,原中原土著人口非但没有被种族灭绝,反而以更多的人口基数更快速增长。
后来文少卿文章,直接把Q-M120列为新石器以来汉族中成功扩张的六大单倍群之一,排在第五位。参考
复旦的进步:新石器时期转换期后,东亚扩张单倍群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2w6uv.html
这其实仍然是保守的,从微基因结果和复旦结果对比看,Q占汉族人口频率还很有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至于个别人能把倗国与鬼方联系起来,这其实反映内心的一种龌龊咒骂心理,反映了对历史无知。就让某些心底阴暗的人咒骂去好了。
从基因结构上来说,吉大文章很明确说了,横北村倗国(下图椭圆圈内)的古DNA结构与现代汉族最为接近,这即是对“窜种”说的驳斥,也是对“鬼方说”的驳斥。下图中椭圆圈内北方汉族可以反映原华夏族的基本盘。上海也位于这个圈中,根据微基因数据,上海的Q-M120频率也不低。而长江以南的南方汉族基本是在秦汉统一中国之后才融入进来,父系以Y-O系为主。
可以参看:关于炎黄后裔之华夏族占现代汉族频率问题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夏其实是在尼罗河流域,而商、周等华夏族都是从古埃及迁徙来的,迁徙来的人口一开始就无法与土著人口比,很多诸侯国就是一个周王族子孙带一家子几口人到一地就建立了一个国家。比如吴国建立,就是周太王的儿子泰伯仲雍兄弟俩人到吴地,得到当地超一千户民众拥护之后而建立的国家,两个人的子孙发展速度(泰伯还没有儿子传承)又如何能与一国百姓子孙发展速度比?周朝建立之后,很快就废除了奴隶制,在周人带来的先进生产力之下,原中原土著人口非但没有被种族灭绝,反而以更多的人口基数更快速增长。
后来文少卿文章,直接把Q-M120列为新石器以来汉族中成功扩张的六大单倍群之一,排在第五位。参考
复旦的进步:新石器时期转换期后,东亚扩张单倍群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这其实仍然是保守的,从微基因结果和复旦结果对比看,Q占汉族人口频率还很有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至于个别人能把倗国与鬼方联系起来,这其实反映内心的一种龌龊咒骂心理,反映了对历史无知。就让某些心底阴暗的人咒骂去好了。
从基因结构上来说,吉大文章很明确说了,横北村倗国(下图椭圆圈内)的古DNA结构与现代汉族最为接近,这即是对“窜种”说的驳斥,也是对“鬼方说”的驳斥。下图中椭圆圈内北方汉族可以反映原华夏族的基本盘。上海也位于这个圈中,根据微基因数据,上海的Q-M120频率也不低。而长江以南的南方汉族基本是在秦汉统一中国之后才融入进来,父系以Y-O系为主。

从文化结构上来说,倗国文化十分先进,传说中的周族荒帷就在倗国大墓发现。如果这是鬼方,那鬼方与华夏这一对宿敌又有何异同?
戎狄系势力数次征服中原,这是历史事实,我们也毋庸讳言:
最早一次,鬼方戎狄系势力南侵,幸亏有齐桓公高举尊王攮夷大旗,团结华夏各诸侯国,才成功帮助燕国抵抗住了戎狄的侵犯,才使得华夏民族得以在中原站稳脚跟。
第二次,但由于东汉末期,曹操(O2*)篡权,三国鼎立,三国混战,导致汉人人口锐减,北方人口萧条,西晋建立后,为填补人口空白,北方戎狄系五胡人口随大举内迁,并在总人口上超过汉族。又纷纷建立五胡十六国,五胡内乱,幸亏冉闵起义,北方汉族避免被灭种的命运。这是戎狄系相当成功的一次征服中原。
第三次,唐朝时胡人安禄山之乱,又一次给北方汉族以重创。
第四次,金人成功灭了北宋,再一次征服中原。华北地区成了金人天下,戎狄系又一次成功征服中原。
第五次,蒙古人,第六次,满清,两次征服中国全境,这就不用说了。
最早一次,鬼方戎狄系势力南侵,幸亏有齐桓公高举尊王攮夷大旗,团结华夏各诸侯国,才成功帮助燕国抵抗住了戎狄的侵犯,才使得华夏民族得以在中原站稳脚跟。
第二次,但由于东汉末期,曹操(O2*)篡权,三国鼎立,三国混战,导致汉人人口锐减,北方人口萧条,西晋建立后,为填补人口空白,北方戎狄系五胡人口随大举内迁,并在总人口上超过汉族。又纷纷建立五胡十六国,五胡内乱,幸亏冉闵起义,北方汉族避免被灭种的命运。这是戎狄系相当成功的一次征服中原。
第三次,唐朝时胡人安禄山之乱,又一次给北方汉族以重创。
第四次,金人成功灭了北宋,再一次征服中原。华北地区成了金人天下,戎狄系又一次成功征服中原。
第五次,蒙古人,第六次,满清,两次征服中国全境,这就不用说了。
前一篇:科学人类文明学
后一篇:“湖南起源论”闹剧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