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榨油

标签:
后稷帝喾农师弃榨 |
分类: 华夏文明起源 |
中国古籍记载弃是周人的先祖。周朝是继殷商灭亡之后一个王朝,周朝800年对华夏中国文明形成具有重大决定性意义。传说早在唐尧时代,周的始祖后稷就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即弃就是后稷。后稷是农师的官职名。在同一块彤法老的乌木板上“弃”名字符号的左下方有几个符号,一个方形框里面有个Sedge草符号,代表国王的农场,下面有两个木制农具样东西,旁边还有一个Sedge符号,这几个符号组合起来正是“稷”字,虽然没有看到“稷”字的甲骨文字形,但是根据稷的唯一能看到的金文字形和几个小篆字形已经足可以判断这就是“稷”字!金文字形的“稷”把上下两个“禾苗”表现了出来,小篆字形的“稷”把国王的农场都表现了出来。两个平行的木制工具也都有表现。
《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诗经·大雅·生民》接着叙说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豆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上帝也高兴享受。这段话的内容反映从种到收的技术,直到祭祀祖先上帝为止。仍然在这块彤法老的乌木板上“弃”名字符号的左后上方,有一个长方形框,框上方是个黄金符号,中间有个木制工具,下方有个人正在用工具榨油。而这几个符号组合正是汉字“榨”字原型,虽然没有看到甲骨文和金文“榨”字的字形,但是从“榨”的的小篆字形看,仍然与这几个符号组合完美契合!在同一块木板上,有彤法老的名字,有弃的名字,有“稷”和“榨”字原型!木板上最左一列也反映了从种子种下地发芽到收割、榨油的一个过程。左边最下边几个符号组合或是汉字“芽”字原型。
(后稷榨油)
中国古籍记载,尧、稷、契(xiè)和挚都是帝喾的儿子,他们是四个兄弟。挚(帝挚),常仪所生,就是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鳄鱼”,他因治理不善而被大臣强行“禅位”给他的兄弟尧,尧为庆都所生,就是“鳄鱼”的继任者埃瑞-荷(Iry-Hor),后禅位给女婿舜,他就是古埃及手臂王(Ka)。从古埃及考古看,挚和尧为兄弟的记载当没有疑问。契为简狄所生,商朝先祖。弃为姜嫄所生,周人先祖,但是他却是第一王朝第五位法老彤法老时代的一位高官。《史记·夏本纪》则记载禹、益、契、稷是同时代的人,但由于伯益十分长寿,享有200年,这已被古埃及考古证明,他横跨禹、启、五、杞、彤五朝,与后稷弃和契又同朝为官,益为法官,弃为农官或曰后稷或是“总理大臣”。而杞(Djet)朝时代的“周”公很可能是弃的父亲,这被中国记载所遗漏,虽然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但他应是“周”之肇始和“周”之起源!而这个第一个周公应也是帝喾的后裔,中国古籍则把后稷直接挂到了帝喾下面,中间约跨过五六代。对于5000年前的历史,中国古籍犯下此点小错误也可以理解。到此已基本还原周初最开始两代人的历史!
附:《诗经·大雅·生民》原文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原创作品,转载请勿用于商业和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