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时有扈之乱和钧台之亨的古埃及考古实证

标签:
有扈氏夏启钧台之亨甘之战有扈之乱 |
分类: 古埃及与华夏 |
(《鹰蛇之夏》摘编,先睹为快。)
禹死后,伯益和启王位之争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目前古埃及考古方面似乎也没有找到可以参考的资料。姒启继位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启作新的领袖,从而发生了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诸侯。传说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战前,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这些传说都反映禹与有扈氏之战,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以其强大,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所以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最终才战胜有扈氏。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
在古埃及考古方面,发现有一个标签。是反映Aha一场胜利战争的象牙标签,左边是启法老的名字,右边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城池里有荷鲁斯鹰和公牛符号。不考虑城池里的鹰和牛两个动物,剩下两个符号恰好与“钧”或“匀”的一种金文字形极为相似,而金文字形中外面半圈应该代表城墙,这种半圆方式在那尔迈调色板上的崇城浮雕中是同样方式。鹰背上那个圆是个实际的穿绳孔,并不是个符号。因此这个象牙标签中的长方形城池正是钧台!
在城池和启的名字中间,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几个符号。未能找到扈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但是发现扈的一种小篆字形仍然与这几个符号组合很相似。尤其是右上方卧狼符号很神似。判断这几个符号组合正是“扈”字,而下面那个人必然代表有扈氏。而钧台城中的鹰和牛很可能分别代表上埃及和下埃及的诸侯们,正在观看有扈氏向夏启臣服。
在《尚书·甘誓》中出现“六卿”一词,该词过去的解释多认为是六军之将,实际上“六卿”和“六军”都是周代以后出现的,是成书时借用的后代词汇,其所指当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个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称的“我史”、“朕史”、“东史”、“西史”等往往参与征战,所以夏后启召“六事之人”传达战争约戒并执行历史文档记录。上面的象牙标签应该就是“六事之人”记录下的有扈之乱和钧台之享的历史记录和考古实证!
(古埃及考古证据,与夏朝历史印证,更多反映在《鹰蛇之夏》书中,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