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国王不降伐九苑与古埃及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伐努比亚

标签:
阿蒙霍特普三世努比亚不降古埃及九苑 |
分类: 古埃及与华夏 |
不降(一作降或江成)是夏朝第十一任君主。泄之子,孔甲的父亲,扃的哥哥。《竹书纪年》称不降在位59年,在位第6年讨伐了九苑。
之前博文论证夏国王孔甲实际就是古埃及18王朝法老埃赫那顿。埃赫那顿父亲为阿蒙霍特普三世,孔甲的父亲为不降,那么不降会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吗?中国史书关于不降的描述,目前看到的只有:在位第6年讨伐了九苑!
根据维基描述: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至少在位38年(约公元前1391年—约公元前1353年)。法老图特摩斯四世之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约6至12岁间登基,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全盛。任内大力发展对外关系,与巴比伦、米坦尼(在今叙利亚北部)及塞浦路斯等国国王修好,并修建包括西底比斯神庙和卢克索的门农巨像及阿蒙霍特普祈灵殿在内的诸多宏伟建筑。统治末期,埃及对其亚洲领地的控制出现松动迹象。其外交事迹载于阿马尔奈文书。
(卢克索博物馆)
关于阿蒙霍特普三世出生的故事被雕刻在卢克索神庙的墙上。阿蒙霍特普三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巨大的帝国,帝国的版图从叙利亚开始,直至尼罗河第五瀑布为止。并且,这个帝国还与许多国家保持着贸易与外交的来往。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许多妻子就都是外国公主,他们的联姻大多为外交性质的和亲。然而,王后Tiye(泰伊)则是出自本国的一个没有皇室血统的富商家庭。
(柏林博馆物藏泰伊头像,Amenhotep III (ou Aménophis III)
http://antikforever.com/Egypte/rois/amenhotep_III.htm)
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统治期间,整个埃及是富有而又稳定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所建造的建筑可能比拉美西斯二世还要多。他的这些建筑包括了萨卡拉上的赛拉比尤姆(Serapeum),卢克索的神庙,卡纳克的附属庙宇;他还在Malkata修建了行宫与湖泊来供自己游玩;在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他还为自己建造了王陵。他还可能是竖立雕像最多的一位法老。此外,他还在埃及开设了许多玻璃、彩陶、首饰作坊。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统治是相对平静的,没有什么大事件。有关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军事活动的记录只有一条,由在努比亚(古埃及称古实Kush)靠近Aswan
and Sai Island
地方发现的三块花岗岩石碑记录他即位第五年后的军事行动。官方关于这次军事胜利记录强调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武艺。那次是在他即位初期对抗努比亚人的战争,战争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确保来自努比亚地区的埃及黄金运输线的安全。
关于不降伐九苑,史书上没有说九苑到底在哪里,也没有说九苑是什么样部落,显然九苑是不同于九夷的外族!
根据维基(Nine bow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ne_bows)对九弓的描述,九张弓代表埃及的传统敌人,随着时间变化,其涵盖的敌人人群也在变化,并没有真正的“九弓”名单。当描绘九弓敌人时,通常是用不同的衣服颜色加以区分。每个颜色指代那个时期一个确定的相关联敌人。
下图是阿尔马纳(Amarna -Amarna Perio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arna_Period)即埃赫那顿在新都城的时期近东地区大国地图:埃及(绿色)、哈提(黄色)、加喜特巴比伦亡国(紫色)、亚述(灰色)、米坦尼(红色)、迈锡尼(橙色),较亮的区域显示直接控制,更暗的区域代表影响势力范围:
上图中抛开南方的古实(Kush(Nubia))、西北方的希腊以及埃及自身,正好还有九个大国势力范围,除了西边同属于闪米特系的利比亚人之外,其他八个全部在东边两河流域周边,主要为闪米特人混合周边其他部落。《竹书纪年》记载的九夷名单很明确:“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其中有几种夷也是以颜色区分。
图坦卡门法老把九张弓画在自己的鞋底板上,代表自己脚踏“九夷”,鞋底画的两个人代表努比亚黑人和白人(从衣着看象是闪米特人,但如果是代表希腊白人,那么加上九张弓正好与上面地图中11个大国相配)。(注意下图中鞋带正好也形成一张弓,加上鞋底8个,共9个)
古埃及的传统敌人是来自东方闪米特人,他们也擅长射箭,所以九弓应主要指代闪米特系。闪米特人擅长射箭是有很多依据的。有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对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大规模入侵就是闪米特人萨尔贡(B.C.2371-B.C.2316)和他的闪米特联军对苏美尔人的征服。在萨尔贡掌权后,他为此组建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支常备军。这支约有5400人的军队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人人精于搏击,长于射箭,并以箭法大破苏美尔人的矛兵,一跃成为两河流域下游全部的主人,并逐渐伸展其势力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据考证反曲弓最早出现于约公元前2000年,最早也是由西亚的闪米特人使用。喜克索人入侵古埃及一靠二轮马车,二依复合弓,古埃及人因此后来也从喜克索人那里学会了二轮马车和复合弓技术。
努比亚是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阿斯旺与苏丹第四瀑布库赖迈之间的地区的称呼。努比亚这个词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一般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蛤勒法到库赖迈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也被称为南努比亚。从古至今努比亚一直是被算成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黑色非洲之间的连接地。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埃及逐渐将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北的地区占为己有。在此期间在今天的上努比亚建立了今天所知的第一个黑色非洲国家。埃及中王朝时期末(约前1750年左右)这个国家甚至占领了下努比亚,其边境一直延伸到埃及本土边上。约前1500年新王国时期的法老占领了努比亚,一直到尼罗河第五瀑布。一直到约前11世纪埃及人占领努比亚。当地的居民的文化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