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2013-09-08 23:4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埃及与华夏
1 良渚玉器的一种图案

下面这个玉器照片取自于网络,为良渚玉器。上面有一图案,有一小鸟站在大致长方形的框上,长方形框内应是一个蝎子。这个团案表示什么意思呢?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2 古埃及早王朝时期法老

早期法老的名字是用长方形围起来,代表皇室,这种做法叫‘Serekh’,并在上面站有代表荷鲁斯神(代表天子)的隼鹰鸟。这与后来用椭圆形(“生之环”变形)的皇家名字卡(‘cartouche’)不同。前面博文《 Shen Ring “生”之环》解释Shen与“生”发音相同。现在看来Shen Ring或许应该译作“舜环”更合适。即把法老的名字放进长方形或者椭圆圈中保护起来,是首先从Sekhen-Ka(舜)开始的,由此被叫做Shen Ring(舜环)。何以这样说呢?

新伊林人曾经做过尧舜禹与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的几位法老对比,(参考《 全部实证了的夏、商、周历史---完全还原》《 古埃及(上埃及)的王列表和中国史书记载对比》),下面我在新伊林人这个发现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看下面埃及第一王朝之前的上埃及早王朝时期的几任法老:

Name

对应关系

Comments

Dates

Scorpion I

蝎子王一世(黄帝)

Oldest tomb at Umm el-Qa'ab had scorpion insignia (早王朝时期统治者的大型墓地有蝎子王符号。)

c. 3200 BC?

Iry-Hor

Kingship uncertain, possibly the immediate predecessor of Ka.(未确定的国王,可能是Ka的直接前任)

c. 3150 BC?

Ka

Maybe read Sekhen rather than Ka. Possibly the immediate predecessor of Narmer.(可能读“森汉”而不是读“卡”,可能是那尔迈直接前任)。Sekhen又做Shen,发音同舜Shun已经很接近了。

c. 3100 BC

King Scorpion

禹 (蝎子王二世)

Potentially read Serqet; possibly the same person as Narmer.(可能与纳尔迈为同一人)

c. 3150 BC

Narmer

那尔迈,可能同(蝎子王二世)

西方研究者认为是他统一了上下埃及。

c. 3150 BC



(1)Scorpion I (黄帝)

他是两个叫蝎子王法老中的第一位。他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蝎子女神Serket.他可能对应于黄帝。古体“黄”字也象蝎子。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他可能是上埃及的第一个真正法老。在发现的5000年前的一个涂鸦中,也有蝎子王的符号。描述他打败早王朝时期的另外一个国王,涂鸦上被打败的国王的形象是牛头。这个形象在埃及阿拜多斯北部的乌姆·卡伯(Umm el-Qa'āb,意思解作“陶罐之乡”-Mother of Pots)的早王朝时期统治者的大型墓地U-j墓中也有发现。而良渚神徽也是“法老斗牛”形象,这应该不是巧合!黄帝的主要事迹也是打败牛头形象的蚩尤!

但是遗憾的是没有能找到他的名字图画。

(2)Iry-Hor (尧)
Iry-Hor(读音:伊尧)。而尧帝姓尹祁。一些考古学家怀疑他是否真的存在过,因为他的名字从来就没有在‘Serekh’里出现过。他的符号标记是荷鲁斯隼鹰直接站在象嘴形的符号上面。他名字的意思可能代表富裕。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在Abydos(阿拜多斯)发现的他的名字,他的名字与古体尧也很相似: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3)Sekhen-Ka (舜)
他被认为是Iry-Hor的继任者。他的读音还没有真正确定。在一些器皿铭文上显示Ka的符号包含在‘Serekh’里。另外一种书写形式显示他应该读作 Sekhen而不是Ka,Sekhen意思是拥抱,读音“森汉”,或者读着Shen,与舜shun的发音很相近。他之所以被叫做卡,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卡(Ka)”的动作。参见:《 古埃及文化秘密深探:古埃及的“气”、灵魂和地狱审判》,正是从他开始开创了'Serekh'的法老名字的形式,早王朝时期法老名字都是以代表荷鲁斯的隼鹰鸟站在一个方形框上,方形框则是代表对法老的名字的保护。后来方形框演变成椭圆形的Shen Ring,而荷鲁斯的隼鹰鸟则被略去。因此Shen Ring,很可能就是“舜之环”而不是“生之环”,以纪念从舜法老开始的法老名字形式。

下两图是位于Abydos他的墓中陶器碎片上的以Serekh形式存在Ka的名字(Shard bearing Ka's serekh from his tomb in Abydos),旁边还有莎草: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下图是从Ka的墓中出土的器皿上带有的Ka的名字,该器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下图上器皿带有Ka的名字。藏于伦敦Petrie博物馆(Vessel found at Tarkhan bearing the serekh of king Ka. Petrie Museum, London ):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把这个字倒过来看,则就是古体“舜”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至于舜的名字为什么要颠倒过来,有些费解,不知道是否与“舜囚尧、放丹朱”有关系。下面一个图案同样是藏于伦敦Petrie博物馆的出土于Tarkhan的器皿上的Ka的名字。(Vessel found at Tarkhan bearing the serekh of king Ka. Petrie Museum, London)。这个名字似乎就是倒过来的看的,注意“卡”符号的手势朝向与上面几个图就是反的,而且也没有小鸟了。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4)King Scorpion - Narmer (禹)

蝎子王,现在一般认为那尔迈(Narmer)是蝎子王二世,二人为同一人。那尔迈亦称纳尔迈。他被认为是Ka(舜)的继任者。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位法老,被希罗多德称为“美尼斯(Menes)”。传说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及,并建都孟斐斯。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及的国王。他的形象是一个蝎子: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根据新伊林人的发现,“禹”古体字就是一个蝎子,禹被认为建立了夏朝。蝎子王二世就是禹。

有关那尔迈的重要文物有那尔迈调色板 (Narmer palette)和所谓那尔迈大权标头(Narmer macehead)。下图是陶器上的那尔迈,其头前面是一个蝎子,他手中拿着锄头。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1898年,在耶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发现了著名的那尔迈调色板。在该调色板上,那尔迈佩戴着代表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帽冠,人们有此推论他可能已于公元前31世纪统一了上下埃及。

下图那尔迈调色板的两面图案,那尔迈分别带上埃及白冠和下埃及红冠: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在那尔迈调色板中摆着传统姿态,惩戒敌人的那尔迈)

下图陶块上刻有法老 Narmer的名字,藏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Pottery shard inscribed with the serekh and name of the pharaoh Narmer, on display a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小鸟站在方形框上(serekh形式),方形框里画有蝎子形象。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在Tarkhan(墓 414),一个器皿上阴刻的铭文,即国王 Narmer的名字 ;藏于伦敦Petrie博物馆.(Incised inscription on a vessel found at Tarkhan (tomb 414), naming king Narmer; Petrie Museum UC 16083.)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3 中国五帝与上埃及早王朝法老

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五个人。舜之后就是禹,他建立了夏朝。与古埃及早王朝法老对比,尧舜禹三人与Iry-Hor、Ka(Sekhen)、King Scorption(Narmer)三人无论是从名字对比、继承关系、主要事迹、发音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由此可以帮助西方研究者确定一些他们现在还不能确定的事:
  • 判定Ka的真实读音,他就是舜,他的正确读音是Shun(Shen)。正是他开创了法老名字用‘Serekh'保护形式,而这种形式后来演变成Shen Ring,实际就是舜之环。
  • Iry-Hor的真实存在性,他就是Ka的前任。他的名字没有用‘Serekh'形式做保护,因为这种形式从他的继任者Ka(舜)才开始有的。
  • 另外,蝎子王一世主要事迹是打败牛头形象的国王,这与黄帝打败蚩尤事迹吻合。因此基本可以判定Scorpion I(蝎子王)就是黄帝。另外也有证据显示蝎子王是传说中比那尔迈美尼斯更早统一上下埃及的王。而中国史书记载是黄帝统一炎黄联盟(上下埃及),因此调色板上的那尔迈(蝎子王二世)戴有红白冠只是表明他继承了上下埃及统一,而不能证明是他第一个统一了埃及,最早统一上下埃及的应该是蝎子王一世(黄帝)。

而根据司马迁记载,在黄帝之后是颛顼、帝喾,然后才轮到尧舜禹。另外还有一说黄帝之后是少昊即位,颛顼辅佐少昊。那么颛顼和帝喾又是谁呢?根据维基,蝎子王(黄帝)的接任者可能是“双头鹰”(可以看出黄帝集团与苏美尔文明的渊源),他的名字是这样的: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而颛顼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从颛和昊两个古体字来看,颛似乎更象是双头鹰形象。
颛: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昊: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另外帝喾的喾古体字也有像双头鹰的样子。(参见:《 商周共祖喾与古埃及公羊神》)。至少“双头鹰”应是颛顼或帝喾其中一位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根据现有的西方考古资料,颛顼与帝喾与上埃及早王朝帝王对应还存在困难,但是根据西方人的研究,上埃及早王朝时期的帝王世系大致谱及年代与司马迁五帝记载具有相当好的吻合关系,下图是Abydos附近的上埃及早王朝和第一王朝帝王陵墓群分布形式: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下表是西方人到目前所能研究的上埃及早王朝帝王可能世系: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下图显示上埃及早王朝时期帝王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我相信对古埃及的研究,把中国历史记载与西方考古结合起来,将能取得许多决定性的进展!


4 良渚玉器小鸟+蝎子图案应是那尔迈-禹的名字

再回到开头良渚玉器上的图案。这个图案是一个小鸟站在大致长方形上,而这个造型恰恰就是从Ka(舜)开始的早王朝和第一王朝专门表示法老名字的写法,叫‘Serekh'保护形式。这种形式从早王朝一直延续到第二王朝前期才被 Shen Ring形式替代,但仍然保留了舜之环(Shen Ring)叫法。长方形框内画的是真正代表法老象征的名字。而发现的那尔迈名字就是小鸟站在长方形框上,长方形框内是一个横画的蝎子。而良渚玉器这个团案的长方形框内画的也是个蝎子,只不过改成了纵向,但蝎子两只大钳子就更显眼了。禹的象征就是蝎子。因此良渚这个玉器的图案就是禹-那尔迈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玉器另外一方面刻有简化的良渚神徽)

我还没有搞清楚这个良渚玉器的出处,没有搞清出处就还存在有造假的可能。但是以中国造假者的文化素质来看,造出这样的图案是很难的,造假图案巧合的可能性也极低的。结合良渚玉器上的“法老斗牛”神徽、三叉形阿泰芙皇冠玉器来看,这个玉器上图案就是那尔迈-禹的名字可能性非常高!

自从确定夏朝在古埃及后,开始认为禹不可能葬于中国境内。但是在判断良渚为古埃及人殖民地之后,禹的名字又在良渚玉器上发现,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禹葬于浙江的可能性,看来禹与浙江这个地方联系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考虑到北极地区都有可能有法老金字塔存在,那么古埃及人把禹运到新开辟的最东方殖民地安葬,这种可能性又不能排除。但是上埃及Abydos附近的早王朝法老陵墓区又有那尔迈的墓存在,所以“禹葬会稽”的“会稽”到底是在Abydos附近还是在远东浙江还需要等以后更多证据。


5 第一王朝法老名字

隼鹰鸟站在长方形框上造型以保护法老名字在第一王朝几位法老名字上都有体现。在开创第一王朝的蝎子王二世-那尔迈之后,下面依次是:

第二位法老:荷尔-阿哈(Hor-Aha),目前埃及学学者普遍认为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二位法老。[荷尔-阿哈出生于公元前3100年。“荷尔”一名是埃及神话中隼神荷鲁斯的音译,而阿哈则有“战斗”、“战士”或“战隼”(fighting hawk)的意思。他的名字如下: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刻有荷尔-阿哈的彩陶盛器碎片,藏于大英博物馆

第三位法老:Djer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第四位法老:Djet
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的名字


参考:
全部实证了的夏、商、周历史---完全还原
古埃及(上埃及)的王列表和中国史书记载对比
大禹治水地名在中国的复制
炎黄与尧舜禹夏在哪里?(上)
炎黄与尧舜禹夏在哪里?(下)
Shen Ring “生”之环
古埃及文化秘密深探:古埃及的“气”
商周共祖喾与古埃及公羊神
良渚玉器上的头戴内梅什(Nemes)巾冠的古埃及法老形象
苏美尔人殖民地凌家滩可能毁于与古埃及人的战争
古埃及法老把金字塔建到南极和北极
苏美尔双头鹰在东西方两个方向的传播
“王”与“皇”汉字由来,论良渚三叉形原型与含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