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才能在危急时刻逃出去?

(2015-02-06 13:15:24)
标签:

杂谈

在许多从未遭遇突发灾害的人想象中,灾难发生的瞬间命运已注定,一个人要么活要么死,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不过,情形并非如此。许多事后分析显示,有些遇难者在危急时刻如果当机立断,是存在逃生机会的。那么,又是哪些原因,让许多人“来不及逃生”?

逃生时间公式
一条火灾逃生研究的著名公式告诉我们,只有在“所需疏散时间”短于“可用疏散时间”时,人们才能保住小命。
可用疏散时间>所需疏散时间=探测报警时间 人员反应时间 人员移动时间

  • 可用疏散时间(ASET):每场灾害从出现到会对人造成生命威胁的时间。能否在这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窗口内逃离灾害发生地,是决定一个人生与死的关键。
  • 所需疏散时间(RSET):从灾害发生到人撤到安全区域的时间。
  • 探测报警时间(Talarm):从灾害发生到发出警报的时间。
  • 人员反应时间(Tpre):人们从意识到灾害到开始逃生的时间。
  • 人员移动时间(Tmove):人们从开始逃生到抵达安全地带的时间。


环境和灾害决定了“可用疏散时间”。每个人能够做的,只有尽量缩短“探测报警时间”、“人员反应时间”和“人员移动时间”。

怎样缩短“探测报警时间”?
①安装必要的警报器,如烟雾报警器

人如何发觉起火?据美国数据,35.1%的人是闻到烟味,34.7%的人是听到别人喊叫着火了,11.2%的人是听到吵闹声,8.1%的人是亲眼看到火焰,只有7.4%的人是听到报警器的警报声。

烟雾报警器从起火到响应的时间大概20秒。 其他办法耗费的时间远长于此。

怎样缩短“人员反应时间”?
①不要试图收集全部信息,要形成有危险马上逃的条件反射。

很多人反应时间很长,原因在于环境复杂,所收集的信息不全。所有灾难刚开始发生时,情况都是模糊而复杂的。

反应时间长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人的逃避本能,拒绝相信灾难已发生,希望有人能来告诉你一切都很好,不用担心。

巨大意外发生时,第一反应是惊呆的人有70%,还有15%的人第一反应是惊慌失措地哭叫;只有15%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开始逃生。

一项针对911的900名逃生者的调查发现,这些人在开始逃生前平均等待了6分钟。

2001年中国一项火灾统计数据显示,人们从得到警报到真正开始逃离,其间会延迟至少50秒,有时要超过325秒。

②保持冷静 。
在冷静情况下,大脑处理一个全新的复杂情况也大概需要10秒。

在慌乱情况下,处理时间就更长了。情况极其危险时,45%的人甚至会完全静止30秒以上。

③时刻保持警觉。

尽量少干下面三件事:戴耳机听音乐、全神贯注地玩手机、喝酒。 

④和自己的亲友呆在一起

不管在建筑里也好,在交通工具里也好,亲近的人最好时时呆在一起。

美国一个关于火灾的研究发现,人们知道火灾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亲友通知他人。第二件是逃离,第三件是报警。

如果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寻找亲友,就会大大降低你的逃生机会。


怎样缩短“人员移动时间”?

①你知道你家和工作地点的逃生通道吗?上了交通工具后注意过紧急时刻的安全门吗?

如果紧急时刻还需要找路,移动时间就会变得很长。

911发生后,调查发现,仅有45%的世贸中心上班的人知道大楼有三个楼梯,也仅有一半人知道通往天台的门会被锁上。

②对道路够熟悉吗?哪怕闭着眼也能走吗?

灾难发生时往往烟雾重重,可视距离很短,你的眼睛也可能被熏得睁不开。

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75%的逃生者曾经在逃离过程里因迷路或遇挫而中途折返,这会大大延长移动时间。

③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移动速度,尽早开始逃生。

911发生后,调查15410个逃生者发现,他们每下一层楼平均要花1分钟,远慢于平时下楼梯的速度。
  
一项针对地铁逃生的研究发现,在人流拥挤(每平方米>3.2人)时,一个人走过走廊的速度仅能达到每秒0.18米;也就是说走完短短100米,就需要9分多钟。需要上下楼梯的话,移动速度就更慢了,上楼梯速度仅每秒0.1米;下楼梯每秒0.13米。

而这,正是灾难发生时,所有人一拥而上时的速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