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珠宝传奇
(2015-03-06 13:52:45)
标签:
fashion摘记时装珠宝蒂凡尼 |
分类: 杂志原文 |
原文刊登于杂志《如丝》2月号
--------------------------------------------
导语: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在50年代的电影《愿嫁金龟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里风情万种地吟唱:“手上的一吻多么令人陶醉,可是只有钻石才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正如好莱坞电影里中上演的一幕幕英俊男主手持昂贵的精美钻石求婚的梦幻场景,代表爱情的钻石令所有女人都无法拒绝。所以即使白驹过隙,时间飞逝,任何事物也无法湮没珠宝带给女人瞬间的怦然心动。
风格珠宝的传奇故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年代一直被誉为时尚风格史的开端,长期被压抑本性的女性如同焕然新生,跳脱以全新的自我生活,这一时代也被称为史上最为异彩纷呈、丰富活跃的时期,寻欢作乐、无所顾忌的放肆活力,挑战着传统文化和社会,在此时期Art
Deco即装饰艺术风格大肆流行,而它反映在珠宝上的设计是以工业文化的对称特性、或者是古老的金字塔等埃及元素以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高贵、摩登感。
二十年代被誉为狂热的爵士时代,在以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翻拍的同名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将二十年代的华丽珠宝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几乎还原当时盛行的Art
Deco风格的珠宝,它们皆由Tiffany & Co全权打造,而且Tiffany &
Co第一任设计总监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 (Louis Comfort
Tiffany)曾常常往来于纽约长岛的名流社交圈中,对当时的场景了如指掌,他运用了鲜明的纯色和对比色进行珠宝设计,结合因工业文化兴起的机械美学,凭借最纯粹的装饰线条来展现珠宝的美。
既然提到了Tiffany,就不得不说那颗笼罩着财富和权利光环的传奇黄钻。Tiffany黄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黄钻之一,它于1877年在南非被发现,当时原石重量达287.42克拉,在1878年被Tiffany
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 (Charles Lewis
Tiffany)收购,将它带到法国巴黎由宝石学家乔治坤斯(George Frederick
Kunz)指导工匠们进行手工切割和打磨,经过几次惊险且耐心的打磨,最终这颗黄钻原石被打造成了一颗128.54克拉、拥有前所未见的82个切面的珍宝,它比传统的58面明亮式切割还多出24个切面。尽管被削减了很大一部分,但在打磨后却散发出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彩。
在1961年上映的由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主演的《蒂凡尼的早餐》电影中,这颗传奇黄钻就曾出现其中。电影开篇,赫本身穿Givenchy礼服,一边咬着羊角面包,一边沉醉地望着Tiffany橱窗里的它,流露出来的是女人不可抑制的欲求。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贯彻始终并象征永恒之爱的“海洋之心”,其实是借鉴了历史故事中著名的蓝钻“希望”,它通体透明,有着夺目的深蓝色。这颗蓝钻原石于公元1642年被法国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发掘,当时重达112.5克拉,他将这颗宝石献给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可是没想到这颗被称为“希望”的蓝钻似乎携带招来厄运的咀咒,给所有拥有者带来了难以抗拒的不幸,甚至有记者在1909年6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宣称这颗钻石是不祥之物,更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今这颗举世无双的蓝钻,静静地躺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成为了科学研究的标本,也留给了世人无数的猜测。
珠宝和永恒的皇室爱情童话
曾有女性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女人有两样东西不能自己买,一样是皮草,另一样就是珠宝。”自古以来,珠宝除了被誉为奢侈品的化身,也凝结了男人对心爱女人的浓情蜜意。当璀璨的珠宝和皇室中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相结合时,它们就像是伟大爱情的见证人。
这是一段百年的王室爱情故事,也是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白头偕老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相识于1939年,彼此一见倾心,当时伊丽莎白二世只有13岁,她的美貌和才华令18岁的菲利普亲王爱慕不已,后者甚至为她放弃了希腊王位的继承权、改变信仰,同她结合,至今两人相识75年,相伴67载。
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的母亲伊丽莎白女王将一条从传承下来的红宝石项链作为新婚贺礼赠与自己的女儿,这条红宝石项链原本源于爱德华七世的情妇罗纳德·格雷维伊夫人,后者从法国著名珠宝商宝诗龙(Bouche
ron)处定制,镶嵌在项链上的巨粒红色定石都是红尖晶石,中间最大的一粒重352.5克拉。这颗被叫做泰米尔的红宝石,象征着热情似火、爱情的美好、永恒和忠贞,更被誉为“爱情之石”。这条红宝石钻石项链既代表了母亲对女儿出嫁时的祝福的美好寄语,也代表了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之间不离不弃的传奇爱情。
若谈起皇室爱情故事中最为轰动世界的旷世恋情,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和他的夫人华里丝·辛普森。辛普森夫人在遇见还是爱德华八世的温莎公爵时,已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她无法生育,并且是有夫之妇。但她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倔强、独立、且有主见,从不向权贵屈膝,她常说的是:““如果你长得不漂亮,那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那就穿得华丽漂亮点儿。”如此特立独行的个性,令当时仍是国王的温莎公爵对她爱得如痴如醉,甚至愿意为之放弃皇位。在两人的热恋时光,温莎公爵特地委托卡地亚为她打造了好几件举世无双的珍宝:
1936年,卡地亚为温莎公爵夫人设计的订婚戒指:主题是一颗重达19.77克拉的祖母绿钻石打造而成。在1958年温莎公爵夫人将这颗宝石重新交给卡地亚进行打造,并以黄金镶嵌钻石,令它重现生机。
在由麦当娜导演,根据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爱情故事改编的电影《W.E》中,曾被反复提、以浓墨重彩勾勒的是温莎公爵为她在卡地亚定制的由九个铂金十字架吊坠组成的手链,这条手链分别由海蓝宝石、祖母绿、红宝石、黄色蓝宝石、紫水晶及长方形切割钻石铺镶,被温莎公爵夫人佩戴在1937年的婚礼当天。
另外,作为生日礼物被赠与的火烈鸟胸针,以及直到现在都被世人津津乐道的钻石豹手镯皆是出自卡地亚的手笔,这些传奇之作在时尚的历史长河中反复地被提起,一次又一次地被作为他们传奇爱情故事的证明,并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
莎士比亚说:“珠宝沉默不语,却比任何语言更能打动女人心。”女人沉醉于流光溢彩的珠宝,珠宝又令它的拥有者熠熠生辉、散发迷人的光芒。当女人一生渴求的完美爱情,和珠宝产生了浪漫的化学反应,这些闪亮的“小石头”就足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她们的心绪。
让珠宝熠熠生辉的舞台
如同再好的食材也需要一名技艺上等的厨师去烹饪,应将其摆放至精美的容器里,让更多爱好者去品尝。珠宝也是如此,再艳光四射、光彩照人的珠宝,如果没有合适的舞台将它展现在大众面前,倾城的魅力也只是深巷酒香,只能等有缘人来寻。不妨让我们为珠宝爱好者们推荐以下的展览。
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博览会(European Fine Art
Fair):它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规格最高的艺术博览会,也是全球最佳的艺术与古董展览会,它将最具故事性的古董珠宝齐聚一堂,就连馆内的会场设计都如同是艺术厅。
巴黎古董双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这是一个从1962年开始在巴黎大皇宫内举办的汇聚了世界各地著名古董和珠宝商参展的顶级艺术及藏品展览会。参展商均为法国国立古董商工会
(SNA, Syndicat National des Antiquaires)
会员。此外,还有高级珠宝商携各种艺术作品、收藏品和佳作参与其中。
伦敦古董艺术博览会(London Art
Fair):将业界内顶尖的艺术和珠宝、古董相结合,并对展览的对象层有着极为精确的定位:英国上层社会精英,主要提倡将精品文化融入其高端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纽约J·A国际珠宝展(JA NEWYORK):于美国纽约Jacob
K.Javits会议中心举办的纽约JA珠宝展已经有109年的历史,几乎汇聚了全世界725个最好的珠宝品牌,每一年参加展会的有超过1900家参展商和逾15000名买家及专业人士出席,被称为珠宝圈内的盛事。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