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钢铁年代》

标签:
钢铁年代工业题材电视片评论 |
分类: 文化公园 |
在当下谍战片、涉案片蜂拥而起,且似泛滥之际,刻划工人的工业题材片尤其显得可贵。但工业题材片不好拍,剧情容易落入俗套,陷于呆板。《钢铁年代》描述的虽然是鞍钢的建设崛起过程中-代创业者的传奇人生,但它內容新颖,剧情生动,不落俗套,向人们展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工业、工人们创业和生活的一幕幕真实写照。
对于从那个火红的年代走过来的人,看这部戏倍感亲切。50多年前共和国建设者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不折不饶的精神,在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姜宏波等人的倾情演绎下,更显得熠熠发光,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50年代人们的生活虽然清苦,远不如今日,但人们的生活态度非常豁达开朗,社会风气清新,人际关系简单,邻里互相帮助……至今仍令人十分怀念。对于生活于今天的“80后”、“90后”们,看一看他们的前辈们怎样从当年苦涩岁月里走过来,也大有裨益。值得思考的是:前辈们茹苦含辛,他们为了什么?他们当时靠的又是什么?
他们靠的就是一股“钢铁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中国工人
的大公无私、舍己为公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贯穿在全剧的始末。我很佩服编剧的独运匠心,为人们安排了跌宕起伏的故
事情节,生动描述了一群钢铁工人曲折的人生经历。
陈宝国在剧中主演的尚铁龙形象感人,是活生生-个响当当的硬汉形象,很个性,很阳刚,很有人情。另-位主人翁原国民党军连长杨寿山,也是个富有个性的汉子。两人硬碰硬,必经常碰出火花。剧中,他们是斗了几十年的“老冤家”,二人的斗嘴场面十分真实,也让观众很开心。这是剧中很好的看点之一。双方斗嘴,大多采用生活中的俚语、粗话。这些俚语,粗话,掷地有声,常催人发笑。如尚铁龙这个出身钢铁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且性格耿直的人,说出的话,虽直白但不乏幽默。他批评女人是“臭老娘们”;对于不干活的人,是“屁股灌铅了”;对老对手杨寿山则是“我有好吃的喂狗也不给他吃”…… 杨寿山的回话也经常是针锋相对、耐人寻味的“狠话”。
剧中女主角麦草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成功。麦草的坎坷命运和悲剧人生,以及她对前后两个丈夫的挚爱之情,她对子女一往情深的伟大母爱,她对工作执着追求的热爱。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至,感人肺腑,令人敬佩。麦草是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的生动体现。
丰满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情节,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编导的精心策划,使《钢铁年代》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