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图)

(2012-06-01 07:05:16)
标签:

杂谈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wbr>图)

     

昨日凌晨1:59,我的恩师——当代红学泰斗、国学大师、诗人、书法家周汝昌先生,在北京家里安详地去世了。虽说他享年已至95岁高龄,早就入了寿星之列;但此噩耗传来,仍像一声晴天霹雳,把我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此刻,我真后悔去年不该离开北京,回到故乡自贡呆了这么长时间。

    记得去年离京的前一天,6月29日下午,我去看望周先生。刚进门,周先生的女儿伦玲贴着他的耳机大声说:“邓遂夫已经来了!”他抬头“哦”地一声,用近乎全然失明的眼睛茫然四顾。我赶紧上前握住他枯瘦白皙的双手,也贴着耳机高叫:“周先生,我好想你!”他歪着头大致听明白后,带着他在兴致极高时特有的笑声说:“我也好想你呀,遂夫!”还没谈上几句话,他就一叠连声地呼叫伦玲“把书拿来”、“把录音机拿来”、“把照相机拿来”。

    书,是指他签好了字要赠我的两部书——1953年初版《红楼梦新证》的影印线装本,和一部为祝贺周先生九十华诞而出版的海内外学人和师友评论周先生及其学术成就的文集《似曾相识周汝昌》(里面也有我一篇《周汝昌先生印象》,本博客的日志4里即可查阅);照相,倒是这些年来我每次去都要特别安排的;录音却不一样,是最近的一两次探访才新增加的内容。

    我当然也给周先生带了书去。就是去年印出来得稍晚的我那《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十周年纪念版)》的限量精装本(里面有四张额外赠送读者的纪念卡片,本文题图即是其中之一)。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wbr>图)

 

这两张图片是去年6月29日,即博主离开北京前一天,最后一次去看望周汝昌先生

并互赠新书的情景。你看下一张,周先生笑得多开心,就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wbr>图)

 

现在回想起来,最让我伤心的是临别时的情景。就在我们谈得正欢时,我见时间不知不觉地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怕周先生虚弱的身子承受不住太长时间的交谈与兴奋,赶紧跟伦玲和建临(周先生儿子)说:“我得撤退了,不能让周先生太累。”伦玲等表示赞同。然而当我告诉周先生,说我要走了,还得回去收拾收拾东西,明天就动身了。周先生忽然失去了笑容,一把拉住我的手不放,似乎有点“异样”地问我:“遂夫,你要多久才回北京呐?”我说:“大约半年左右吧,尽量争取早一点回来。到时候我会提前告诉伦玲他们,一定先来看你!”

我分明感到周先生的情绪中,流露出明显“不舍”的意味。这是我多年来从没见过的情形,不免有几分暗暗的伤感。但我依然不露声色,故作轻松地岔开话题,要他好好保重身体,每天尽量多吃点东西。然后就请伦玲等赶紧把周先生扶进卧室休息。

殊不知,此后由于我在故乡被各种杂事缠身,一拖再拖,并没有如期返京。竟连周先生弥留之际,身体极度虚弱的最后日子,我也一点不知情,未能履行要尽快去看他的诺言。

这将成为我终身悔恨永难疗治的伤痛。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周先生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放,急切地追问我何时回京的瞬间,竟成永诀!

呜呼!痛哉,惜哉,哀哉!

敬爱的周汝昌先生,安息吧!

                                               晚生邓遂夫  泣血顿首

2012年6月1日5:15:25 草于自贡释梦斋

 

 

[补 记]

本想把周伦玲昨晚在电话中详细告诉我的,有关周汝昌先生仙逝前后的种种细节,略作一点介绍。可实在有点来不及了。加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好多拨记者,从下午到深夜,不断地电话采访,以及各地红迷朋友纷纷来电询问,弄得情绪越发低落伤感,在键盘上敲这些文字,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力不从心。就留待明天吧,争取明天另写一篇。

  此外,网友们还可以在本博客的日志中,查找《周汝昌先生印象》、《走近大师周汝昌》等博文,供参阅。下面再放两张图片,供朋友们观赏、收藏。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wbr>图)
哭恩师周汝昌先生(文/ <wbr>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