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齐鲁莒”文化印象(1)十笏园,北方私家园林的精品

标签:
文化十笏园私人园林丁家花园副会长 |
分类: 旅游日记 |
十笏园的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加之池水泛波,山石点缀,极富江南园林的韵味。园内的主要建筑砚香楼,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著名书画家的真迹碑刻90余方。此外还有春雨楼、漪岚亭、水帘洞、小瀑布等,变幻万千,宛若天成,是中国北方地区少有的颇具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
进入花园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
园主人丁善宝在《十笏园记》中对园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建筑物。
四照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亭柱上对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前悬对联“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顺回廊曲桥步入池心,四面环视,荷花满池,景色宜人。
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所著《说园》中赞誉:“潍坊十笏园、清水一池、轩榭浮波……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1988年,十笏园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曾在园中居住,有《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园中不仅松萝荫深,而且池清亭秀。高朋满座,文士竞骚,给这个私家园林更增添人文氛围。
江苏老乡、“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七年的潍坊县令任上,曾经留下许多书画作品,十笏园中亦有收藏。
出席中华崔氏第三届宗亲联谊会总结会的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崔氏研究会的部分副会长、秘书长合影(2014年6月15日)
今天上午,中华崔氏第三届宗亲联谊会总结会在潍坊丽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各地的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崔氏研究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会议。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研究会会长崔兰海(右)作工作总结。执行会长崔相臣主持会议。副会长崔连第(左)就有关工作发表讲话。会议为新增选副会长、副秘书长的部分宗亲颁发证书。
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崔兰海(右)、执行会长崔相臣、副会长崔连第(左)在中华崔氏第三届宗亲联谊会总结会主席台上
新增选的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崔广生(左)、崔一良(右)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