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雀斑、便秘案
黄波
2007-01-09 11:34
h,女,34岁。
患者于2006年10月14日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黄师处。
工人,形体壮实,身高165cm左右,体重75公斤。肤色偏黑,毛孔较粗。
月经不调,半个月一次,服用中药调理后本月时间正常;
雀斑,经前脸上有痤疮;月经有异味;便秘;
患者脾气暴躁,食欲旺盛,饮食无规律,喜荤食,下肢皮肤粗,干燥;
舌暗淡苔白。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顾志君
2007-01-09 18:55
阳明淤血
淤血体质柴胡性格
形体壮实而便秘为大黄证
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爱好经方
2007-01-09 20:09
根据脾气暴躁,肥胖便秘.可知其人既是柴胡性格,又是大黄体质.分明少阳枢机不利兼阳明腹实.另肤色偏黑,雀斑,乃淤血之象.参而辨之,当施以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赞赏顾先生诊治!
一笑
2007-01-09 21:52
大黄庶虫可以吗
黄波
2007-01-10 21:19
补充:此人腹部脂肪较多,按之充实而疼痛不甚明显。请大家踊跃参与。
紫气东来
2007-01-11 13:03
苓桂术甘
同意顾志君兄台的方治。但黄波说不甚压痛,则需考虑是否另有隐情。
QUOTE:
引用第0楼黄波于2007-01-09
11:34发表的“20070001月经不调、雀斑、便秘案”:
h,女,34岁。
患者于2006年10月14日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黄师处。
工人,形体壮实,身高165cm左右,体重75公斤。肤色偏黑,毛孔较粗。
月经不调,半个月一次,服用中药调理后本月时间正常;
雀斑,经前脸上有痤疮;月经有异味;便秘;
.......
下焦血瘀化热,可以用抵挡汤.理由:面黑,舌暗,淤血表象,性格暴躁、便秘、月经半月一次为热象,腹按微痛实证。翻《伤寒论》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蒸谛也,抵挡汤主之。”一点浅见,高明见谅。
黄波
2007-01-12 18:21
请大家继续讨论,明日公布黄师处方。
温小文
2007-01-12 20:51
大黄体质。多热多火,并有瘀血。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黄连解毒汤。
古道瘦马 2007-01-13
10:35
楼主应该说明经量,色,质情况。似乎用桃核承气汤加减也可。
绿江野客
2007-01-13 18:50
三黄泻心汤
黄波
2007-01-13 18:55
黄师处以防风通圣散方:
防风10克,荆芥10克,制大黄6克,连翘12克,
黄芩10克,薄荷6克,生石膏12克,生麻黄6克,
山栀6克,当归10克,川芎 6克,白芍12克,
白术10克,桔梗6克,泽泻10克,六一散15克(包煎),干姜6克,红枣30克。十五剂药,每剂药煎三袋,服用三周。一个月后患者自觉较为舒适,脸上雀斑好转,月经正常,服药期间大便通畅。
黄波
2007-01-13 18:56
请大家继续就此方、此案讨论。
按语将适时给出。
温小文
2007-01-13 21:39
从给出的条件判断,多热多火,表里皆实,所以最初我也想到用防风通圣散。腹证好象不支持桂枝茯苓丸,但因有妇人病,所以最终还是放不下桂枝茯苓丸,故改为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合黄连解毒汤。说明自己没有定见。患者有瘀血是肯定的。
也曾考虑过用大柴胡汤,但虑其加强肠胃动力会令患者食欲更盛故不用。“月经半月一次,有异味,食欲旺盛,饮食没有规律,”我理解为有中医的热与火,故加用三黄泻心汤与黄连解毒汤,意在清热解毒与泻热,现代想法是抑制代谢机能亢进。
看来还得再学习研究一下防风通圣散。
zure
2007-01-15 12:29
我一开始也想到桃核承气汤和桂枝茯苓丸,觉得顾志君兄的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也不错。但看了黄教授的处方后,恍悟到患者除了大黄体质外,尚有麻黄体质(肤色偏黑,毛孔较粗,下肢皮肤粗、干燥,舌暗淡苔白),特别是舌暗淡苔白不象是大黄舌,而像是麻黄体质的舌象。又有月经不调,气滞血瘀肯定也是有的了(如楼上 诸位所说)。防风通圣散既有解表的荆芥、麻黄、薄荷,又有攻里的大黄、芒硝,加其它清热之药,当归、川芎、白芍又可行血,用在本患者身上确实是很合适了。
但不是为何加干姜与红枣,还请解惑。
andy
2007-01-15 13:35
我想到用大柴胡, 但是估计没有防风通圣丸照顾全面
黄波
2007-01-15 17:23
干姜与红枣乃黄师常用护胃药,且有骄味的作用。
温小文
2007-01-18 21:03
一点想法,不知对不对?
防风通圣散首先是体质方,其次才是证的方。也就是说,在判断是否使用该方时,对体质的判断应该先于和重于对症状的判断。
防风通圣散体质的形成原因:长期营养过盛。
鉴别要点:大黄体质,表里皆实。其“表实”,不仅是麻黄证的汗闭之实,更主要是皮肤上痤疮等有形实邪。
预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肿瘤。
解决之道:通补性中药。该方创制散剂,便有适宜患者小剂量长期服用以改善体质之利。
黄煌
2007-01-19 00:02
QUOTE:
引用第19楼温小文于2007-01-18
21:03发表的:
一点想法,不知对不对?
防风通圣散首先是体质方,其次才是证的方。也就是说,在判断是否使用该方时,对体质的判断应该先于和重于对症状的判断。
防风通圣散体质的形成原因:长期营养过盛。
.......
我同意小文的理解。
啄木鸟
2007-01-27 17:09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jlx
2007-05-06 11:18
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药亦如用兵。
-----------------------------------------------------------------
掌足脓疱病案
黄波
2007-03-20 19:29
Z/XH,女,52岁。形体壮实。2005年家中装修后出现手足皮肤开裂,诊断为:掌足脓疱症。
多家皮肤科专科医院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对于治疗几乎失去信心。曾服用雷公藤后月经消失。
患者脸色偏红,手足皮肤开裂,头皮脱屑较多。时有心慌,牙龈容易肿痛,便秘。唇暗。
温小文
2007-03-20 20:37
三黄泻心汤、桂枝茯苓丸。
xuetu
2007-03-20 20:43
桃核承气汤加减。
病患形体壮实,脸色偏红,时有牙龈肿痛,便秘可知。皮肤开裂,头皮屑多,经闭可知体内有淤血。时有心慌有桂枝证。
fangtong
2007-03-23 16:24
大黄蛰虫丸主之,外用黄柏苦参花椒各一两水煎浸洗患处擦干后涂紫草油。
黄波
2007-03-24 20:40
黄师处方:
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
赤芍12克,桃仁10克,制大黄6克。患者坚持服药一月半,感觉甚可,复诊时手上皮肤明显好转,足部皮肤亦有好转,大便顺畅,日2次,头皮上的皮屑消失,心慌未觉,牙龈肿痛未作。
黄波
患者形体壮实,脸色偏红,时有心慌,手足皮肤开裂,便秘,唇暗等,乃瘀血型桂枝茯苓丸体质。因常牙龈肿痛,入制大黄更增清热活血之功。
-------------------------------------------------------------------
甲状腺机能亢进案
ZL,女,36岁,江浦人
形体中等,脸色黄暗
甲亢多年,近来症状加重,因眼睛凸出而手术
2007年7月13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5.51(1.3-3.1nmol/l),T4甲状腺素:302.1(66-181nmol/l)。
就诊时见患者右眼稍有突出,其自觉眼睛胀痛感,头痛、烦躁,心慌胸闷,手抖,睡眠差,夜梦多,容易紧张,经前乳房胀痛,月经提前,色暗,有血块,尿频,紧张后为甚,舌淡。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zure:
试着分析一下。形体中等,脸色黄暗可能是柴胡体质。心慌、胸闷为水饮上冲,手抖为水饮致“经脉动惕”的表现。容易紧张,经前乳房胀痛均可从柴胡体质的气郁不舒考虑。月经提前,色暗,有血块是血热和血瘀的表现。尿频亦为水液代谢不利。眼睛胀痛、头痛烦躁可为热象,也可能是水饮上冲的表现。
结合经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难以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
lpspx42
肝阴虚,肝气郁结,肝火上窜,肝火化风.小柴胡汤、四逆散、百合地黄汤加减。药用:柴胡、半夏、太子参、黄芩、白芍、百合、生地、连翘、钩藤、夏枯草、赤芍、甘草。
zbg72
酸枣仁汤合四逆散
咖啡猫猫
患者有胸胁苦满,胸中烦,心下悸,正如小柴胡汤的主症,所以可用小柴胡汤+牡蛎、知母、山栀除烦定悸。
医学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山栀、丹皮
真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yuelianggu
目睛乳房胀痛,尿频、紧张后加重,乃柴胡证;头痛、睡眠差,夜梦多、心慌胸闷、手抖,月经提前,色暗,有血块,乃热邪弥漫三焦,扰上、乱中、侵下所致;故建议处方,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适当添加清热化瘀之剂,如石膏(解热凝)、栀子、赤芍等。
tily
方病
甲亢多年,因眼突已手术.
方人
形体中等,脸色黄暗----
柴胡体质.
方证
1 伴有柴胡带之证-----从眼胀痛----胸闷-----乳房胀痛.
2
神经系统及情绪方面----易紧张 烦躁 眠差多梦 尿频 手抖.
3
月经方面----经期提前,乳房胀痛,色暗有血块.
4
舌淡.
根据上述症状考虑选用---逍遥散加黄芩 川芎 连翘.
tily
补充一点还需加青皮或枳实.
爱好经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yjg
柴胡加龙牡汤合当归芍药散
zhaowenhua
小柴胡汤+白芍
zhaihaitao
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
黄波
黄师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
党参10克,生甘草3克,茯苓15克,
桂枝6克(后下),制大黄5克,龙骨15克(先煎),
牡蛎15克(先煎),桃仁10克,丹皮10克,
赤芍10克,干姜6克,红枣20克。药后半月复诊见,患者气色转红润,睡眠转佳,自觉眼睛突出感好转,尿频头痛减轻,胸闷心慌亦有好转,期间经来血块不明显。
pengtao75
自觉眼睛胀痛感,头痛、烦躁,心慌胸闷,手抖,睡眠差,夜梦多
可因肝郁化火生风或肝阳上亢或虚阳上越
容易紧张,经前乳房胀痛,月经提前,色暗,有血块,尿频,紧张后为甚
肝郁气滞,
如有寒热往来,同意用柴胡加龙牡汤。
如但觉热喜凉,可用镇肝息风汤。
如虽觉燥热,但两膝独冷,可真武汤。
zbg72
请黄波讲辩证过程.谢谢.为何用桂枝茯苓丸
-------------------------------------------------------------------
顽固性失眠案
S/YL,女,58岁
形体中等,人民教师退休
失眠十余年,常彻夜不眠,服用中西药少效。
就诊时患者精神状态一般,自觉神疲乏力,情绪不安定,神情焦虑状,自诉因睡眠不佳而白天常恍惚不安,头昏多汗,饮食二便正常,舌暗淡,苔薄白,脉弦。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咖啡猫猫
精神恍惚焦虑,头昏多汗,似心阳不足,可用桂甘龙牡汤加减。
gugu
酸枣仁汤加减
知母就治疗汗多,川芎就是治疗头痛头晕的
齐建民2
血府逐瘀汤.久病多瘀,舌暗也有.是瘀的表现.我用此方治过多例效里特好
zhaihaitao
Quote:
引用第3楼齐建民于2007-12-08
19:45发表的 :
血府逐瘀汤.久病多瘀,舌暗也有.是瘀的表现.我用此方治过多例效里特好。
真如
柴胡桂枝干姜汤
yjg
桂枝加龙牡汤加甘麦大枣汤
学童
八味活血汤
医学生
酸枣仁汤加龙骨、牡蛎
Quote:
引用第6楼yjg于2007-12-08
20:52发表的 :
桂枝加龙牡汤加甘麦大枣汤
可再加百合 ,这个人好象有点百合病的特征
zbg72
黄连阿胶汤
见习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zhoujie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患者焦虑属柴胡证多汗龙骨牡蛎治之.可加浮小麦
刘西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
martin88256
同3楼,病久必瘀,血府逐瘀汤
李小荣
第一百零七条: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少阳枢机失转,三焦不畅、阴阳不和。
神疲乏力、恍惚不安、头昏为失眠后的继发性表现为标,义同“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情绪不安定,神情焦虑状,义同“胸满、烦惊、谵语”。为柴胡证的病理状态。
二便正常,苔薄白,脉弦。为柴胡剂的常见征象。
失眠、多汗为阳不入阴,为龙骨牡蛎的药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调和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强壮剂。
我处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用酒制大黄,加丹参活血安神。
黄教授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中医的精神神经镇静剂,广泛运用于神志异常性疾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侧重于收剑固涩。
黄波
黄师处方:
柴胡12克,黄芩6克,制半夏12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党参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制大黄5克,干姜6克,酸枣仁30克,川芎10克。7剂药后复诊谓每夜能睡3-4个小时。后来一直用原方加知母生甘草等,睡眠渐至5-6小时,气色好转。
zbg72
李小荣分析得很好.
zure
想问一下:黄教授此方龙骨牡蛎为何没有先煎
黄煌
张仲景也不先煎的。
黄波
龙牡没有先煎基于以下考虑
1)仲景原法没有先煎
2)代煎者没有先后,疗效也好
3)先煎给患者煎药带来很大麻烦
这需要大家讨论,看是否有先煎的必要,先煎与否对疗效有无影响。
zure
谢谢黄教授和版主的解答,但我看黄教授以前的医案如20070035老年脑梗后失眠案。20070060敏感性胃炎案用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有先煎,所以猜想先后煎是否有什么差别。
我自己也服用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感觉先煎确实比较麻烦,时间不易掌握。但是现在在药店,一般的药师配药时,即使药方没有注明他也会告诉病人先煎,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了。以我粗浅的理解,龙骨、牡蛎属于矿物,石类,先煎似乎有利于有效物质溶出。但是不知这种想法在实践中有没有必要。
再复习一下《伤寒论》柴胡加龙牡汤的用法:“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二沸,去滓,温服一升。”确实张仲景没有先煎,只有大黄后下了。再看白虎汤的条文,石膏也没有先煎。印象中仲师先煎的只有麻黄。
看黄老师的意思,似乎更赞同不先煎。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经验,也许应该遵从仲景他老人家的用法吧!
yjg
用龙牡也没有先煎,但同样取得疗效,不过先煎和不先煎有何区别我没有观察过.
----------------------------------------------------------------
老年性带状疱疹案
zJG,男,82岁
脸色黄暗,形体中等
【病史】带状疱疹后一月,服用抗病毒药后好转,但后遗神经痛较严重,因饮食控制,体重下降。血糖偏高,血压不稳定,服用降压药后波动在160-150/90-80mmHg,肌酐略偏高。
【现症】带状疱疹在后背部神经痛,衣服稍碰即痛,严重时影响睡眠。近来感觉体力不支,双腿乏力,走路后易喘,心慌,易汗,容易急躁,坐飞机时感觉眩晕、心慌,上午下肢袜子印痕较重,大便欠畅,偏干。舌暗淡苔薄白,脉弦大。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医学生
带状疱疹一般沿神经分布走向,是否可视为柴胡带的病变。故是否可试用以丹栀逍遥散合四味健步汤加减
真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zbg7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zure
患者走路后易喘,心慌,易汗,有时有眩晕,考虑为体内有水饮,或水液代谢不利。脸色黄暗,形体中等,多汗,下肢有水肿,似可用黄芪。结合舌暗淡苔薄白,不似热症。又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味健步汤。
yjg
柴胡桂枝汤加桂枝茯苓丸
martin88256
止痛要紧,四逆散加全蝎、蜈蚣
阳虚水饮,真武汤
真武汤合四逆散加全蝎、蜈蚣
咖啡猫猫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李小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重用桂枝、茯苓;连翘代铅丹。
yangaihua
柴苓汤
鲁宏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不好治的,具体到这个病人,痛是在背部,应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应该用桂枝加葛根汤合芍药甘草汤加黄芪,龙骨,牡蛎治之.也可以用单方全蝎研粉,每次2克,一日二次,饭后水冲服,七天为一疗程体质好每次可以用至3克,我曾经用次法治好过这种病人.这个病人是一个高龄患者,应多加重视整体的体质状态才好.
黄波
黄师处方:生黄芪20克,肉桂6克(后下),白芍10克,赤芍6克,怀牛膝20克,石斛20克,丹参10克,干姜6克,红枣15克。药后一周,患者自觉精神状况好转,食欲增加,带状疱疹疼痛有缓。服药一月后复诊时疼痛几乎消失,自觉免疫能力增强,双腿有力,能爬黄山,血压稳定在120-110/70-
60mmHg,汗出心慌等症状也均有好转。后因出国停药两月,带状疱疹疼痛一直不明显,患者一直念念不忘此药,回国后要求继续服用中药调理体质。
--------------------------------------------------------------
小儿过敏性紫癜案
S/LY,男,13岁
形体偏胖,脸色红润,精神状态尚可
【疾病】过敏性紫癜
【病史】发现双下肢伸面丘疹样紫癜一月余,诊断为小儿过敏性紫癜,入院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现症】就诊时患者小腿皮肤紫斑仍有,大小不等,高之皮面,压之不褪色。患儿食欲旺盛,喜暴饮暴食,易吐,近来感冒咳嗽有痰,时有鼻衄,唇红苔白腻。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咖啡猫猫
血症,内有伏热,用黄连解毒汤,皆外感咳嗽有痰,加半夏厚朴汤。
经方中
三黄石膏汤可用.(不去麻黄)
martin88256
大黄体质,时有鼻衄,用大黄易吐,用半夏
消化不良,喜暴饮暴食,是不是有胸胁苦满?
入院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中”是什么?
三黄泻心汤合大柴胡汤
真如
泻心汤合血府逐淤汤。
yuelianggu
易吐,,咳嗽有痰,苔白腻,痰气阻滞,“半夏厚朴汤”证;食欲旺盛,喜暴饮暴食,紫斑鼻衄出血倾向,唇红,三焦有热,为“伏热”体质,故处方八位除烦汤,重用黄芩。
yjg
三黄泻心合桂枝茯苓丸
zbg72
泻心汤合桂枝茯苓丸
zure
同意三楼对“大黄体质”的判断,患者形体偏胖,脸色红润,紫斑高之皮面,压之不褪色,食欲旺盛,均是实热证的表现。至于患儿易吐,我觉得是其暴饮暴食的缘故,宜先治其暴饮暴食。”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由此患儿的暴饮暴食也可看成是瘀血所致。加之有鼻衄,故用抵当汤合三黄泻心汤
生大黄5 黄连 3 黄芩 10 桃仁 12 水蛭 10
虻虫 10 干姜 3 大枣 20
李小荣
八味除烦汤、半夏厚朴汤合三黄泻心汤。
青云苓
大柴胡汤加连翘。
医学生
三黄泻心汤加生地,生地重用至40g
黄波
黄师处方:
山栀6克,川朴10克,枳壳12克,
制半夏10克,川朴10克,苏梗10克,
黄芩10克,连翘20克,红枣20克。药后3剂,咳嗽消失,一周后下肢皮肤紫癜消失,一年半未复发。一年半后又因腹痛4天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医院以胃肠炎治疗少效,就诊时,患者容易恶心,胃痛但是食欲仍佳,脐周有压痛,睡眠不适,鼻衄时有,查扁桃体1度肿大,黄师怀疑过敏性紫癜又作,仍处以除烦汤加味:制半夏12克,茯苓20克,苏梗12克,川朴12克,山栀子12 克,黄芩12克,连翘20克,六一散15克(包),枳壳12克。药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服用一周后复诊时疼痛已不明显。
martin88256
妙!但不理解,请版主讲解
黄波
Quote:
引用第5楼yuelianggu于2008-01-06
10:21发表的 :
易吐,,咳嗽有痰,苔白腻,痰气阻滞,“半夏厚朴汤”证;食欲旺盛,喜暴饮暴食,紫斑鼻衄出血倾向,唇红,三焦有热,为“伏热”体质,故处方八位除烦汤,重用黄芩。
请参考。
---------------------------------------------------------
青年女性肥胖、月经不调案
某女,23岁。
身高:168cm,体重69kg。患者体质较实,肤色较白,汗毛较重。
月经不调七年余,易闭经,常有月经3月不来,而行B超检查正常。希望中医以调月经,改善体质状态。
初诊时患者自觉身困,头发易脱,头痛,腰痛,口渴易汗。当月月经淋漓十余日方止,量多,经前易腹泻,食欲尚可,无经前乳胀。舌暗,脉滑。
处方【1】
药后患者自觉舒适,坚持服用本方两月,精神转佳,口渴多汗好转,腰痛好转,头痛不明显,月经周期较准。停药4月后,月经又不准,或至期不来,或淋漓不尽,患者自觉精神状态不佳,腰酸头晕,经前腹痛,大便易不成形。舌暗苔薄,脉沉。
处方【2】
a“体质较实,肤色较白,汗毛较重”此患者乃当归芍药散典型体质,黄师常用当归芍药散加怀牛膝治疗体胖而闭经,汗毛重的女大学生;
肥胖、自觉身困(易疲乏)、舌暗、食欲尚可、腹泻、口渴易汗”等属 黄师 五苓散 使用指征。
故第一方当用 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加怀牛膝
b故我认为治疗此病仍当以水饮为主攻目标,所以五苓散为不二之选,加大黄以治其化热之标,且该患者体质较实,当主攻而不可妄补,无经前乳胀说明与肝胆无涉,舌暗脉滑乃湿淤交阻,不知我的看法对否?望各位兄台不吝赐教!
c第一方用五苓散加干姜。为五苓散合甘姜苓术汤之意。患者身困、腰痛为甘姜苓术汤之方证。口渴、多汗,脱发,经前腹泻,为里有水饮,而组织缺乏津液之证,寒饮上逆,表气不解,故有头痛一证。辨证为下焦太阴虚寒证。无经前乳胀,胸胁满,不用柴胡剂。无手足冷、身恶寒不用附子剂,表有汗出,更不可合麻黄附子扶阳发表,胡希恕讲,里饮除方可表解。
第二方用上方合芎归胶艾汤。患者月经仍迟,腰酸头晕,经前腹痛。从证上看,里部虚寒未尽除,合少腹痛,且失血多,所以有腰酸头晕贫血之证。妇诸腹痛可用当归芍药散,但有月经不止,故用芎归胶艾汤暖宫通经止血。月经淋漓不止,恐有子宫肌瘤,内膜增生之类病变。宜进一步检查,再以确定用方用量及疗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