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癌,先要把觉睡好!

(2012-02-02 15:46:20)
标签:

王盛中医

皮肤专科

梵山益生

自然疗法

各类癌症

瑜伽

茶道

养生

释道神

分类: 中华梵山益生自然疗法

    抗癌,先要把觉睡好!

 


                            抗癌,先要把觉睡好!


  人体有一种能够抵抗各种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有害物质侵犯的能力,医学上叫免疫力。肿瘤免疫力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睡眠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人的一生睡眠占据1/3左右的时间,如果睡眠质量不好,将大大影响机体的康复和整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进而势必影响人体的免疫能力。据研究,如果睡眠不好,致癌物质容易侵犯正常细胞,破坏脱氧核糖核酸(DNA),使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生癌。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是预防癌症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可以从下述现象得到证实:

   1、恶性肿瘤的自然消退

  一些经病理检验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未经治疗,肿瘤自行消退了。有人专门搜集这样的例子,仅20世纪前半叶居然见到二三百例以上。这种肿瘤自然消退现象,当然应归功于机体的免疫力。

  2、带瘤延年

  这样的例子比自然消退更要多得多。常见到一些肿瘤晚期病人常规治疗失败,但经过全身调理和中西医结合的免疫治疗后,一般情况改善,肿瘤虽未缩小,病人却能“带瘤”长期生存,这也只能用自身免疫力来解释。

  3、肿瘤尸体解剖发病率

  有些肿瘤的尸体解剖发病率比临床发病率高得多。如神经母细胞瘤尸检和临床发病率的比例约为40:1,相似的情况也见于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这一发现提示,由于机体的免疫抵抗力,肿瘤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前不表现出任何症状。

  4、组织学证据

  很多原发恶性肿瘤组织中都有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种反应是免疫反应的特征。有证据显示,浸润细胞数量和预后呈正相关。然而在中、晚期癌症病人此类浸润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看不到。

  这些普遍存在的事实,反映出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表明人体对肿瘤具有抵抗能力,即肿瘤免疫力。肿瘤免疫力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肿瘤免疫力越强,癌的发生可能性越小,患了癌发展也较慢,治疗效果也会较好。所以,如何增强和保护好自己的肿瘤免疫力,就成了当今医学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抗癌,保证充足睡眠很关键

  一旦不幸得了癌症,要清楚:癌细胞一般在夜间分裂繁殖较快。如果失眠,则癌细胞繁殖更快。可是肿瘤病人由于情绪低落,或者癌症疼痛的影响,或者治疗手段的副作用,常常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由于睡眠不足,免疫力进一步下降,病情便容易恶化,或者治疗手段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扭转这种恶性循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便成为治疗的重要一环。

  在积极的必要的心理治疗和精神鼓励基础上,可选择适当的镇静、助眠药物改善睡眠,如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舒宁等。或用些抗抑郁药物改善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症状,如丙米嗪、氯丙米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有些病人和家属担忧安眠药或抗抑郁药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其实完全不必担心。应该让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知道,肿瘤病人非但没有必要害怕服用镇静、助眠药,而且应该把保证充足的睡眠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为的是保持患者良好的肿瘤免疫力。

 

                        带癌生存,让生命延续!

   二十多年前,柯岩在报道癌症患者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时,提出【癌症≠死亡】的口号,这个响亮的口号曾鼓舞了无数与癌魔抗争的患者。二十多年后,医务工作者面对现代医学治癌的“怪圈”痛定思痛,进一步揭示了“带癌生存”的思想,发现了“带癌生存”的科学,提出了“带癌生存”的办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将其不断完善。本期人物专访的主人公——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在肿瘤领域有特殊见解的抗癌专家。

   “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对各种创伤性疗法的耐受性很差,与其杀癌不成,反受其害,甚至加速死亡,何不与癌‘和平共处’、‘带癌生存’呢?”

  癌症是人类至今未能完全攻克的疾病之一。在很多人看来,得了癌症,差不多等于接到了“死亡通知书”。平时我们也常常听说,某某人得了癌症,很短的时间,人就不治了。癌症真是这样可怕吗?如何能够做到“带癌生存”呢?

  【带癌生存】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何裕民教授潜心肿瘤临床治疗与研究二十多年,积累了万余例病例,提出以“中医+西医+非医学手段”的治癌理念。在他看来,争取“带癌生存”是临床医生及患者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务实态度。

  【带癌生存】指的是患者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消失,瘤体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句话说,就是癌细胞长期处于“静止”、“休眠”状态,患者处于一种临床治愈的健康状态。

  何裕民教授说:“近年来,我们将治疗重点从单纯的抑杀癌肿转移到消除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机能状态、延长寿命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临床上,通过--零毒化疗等中医药治疗,延长生命的人越来越多。”

  何裕民教授介绍说,他们见过上百例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中晚期患者,虽然已经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但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带癌生存已过5年。年龄最长的胰腺癌患者现已90岁,求治时才62岁,与癌共存了28年。因此,何裕民教授指出---带癌生存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的出路。

  【带癌生存】是一种新的希望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将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所以,“带癌生存”这个鲜明的治癌新思路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带癌生存”的优点。

  延长生存期晚期癌症或手术、放化疗结束后出现转移、复发者,其生存期短者3个月,长者仅1年。若能及时服用中药,其生存期均可得到延长,短者2年,长者6年甚至十余年或更长。

  提高生存质量晚期癌症,或癌症转移、复发者只要坚持服用中药,其种种不适,均可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经中药治疗半年到一年后,体力恢复,饮食正常,生活不但能自理,并能进行户外锻炼。

  抑制或减缓肿块的发展虽然有些患者的肿块无法切除,但只要坚持服中药数年,就会发现他们的肿块变化不大,或缩小、或稍有增大,而患者生存期却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提高,这也是“带癌生存”的最大特点。

  【带癌生存】需要一定条件

  “不过,‘带癌生存’也是有条件的。”何教授进一步说。

  第一,把握带癌生存的时机。

   何教授说,只要经过规范治疗,并被确诊为“部分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如果4周后仍确认是“部分缓解”或“稳定”,则应该考虑实施“带癌生存”,给予中医和生物治疗,同时密切监视体内肿瘤的活动情况,一旦肿瘤进展,再及时进行治疗,争取再次缓解。

  第二,坚持服用中药数年

  中医中药在杀灭癌细胞方面比较弱,而扶助正气,纠正机体器官的病理性功能紊乱,即所谓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则是其长处与优势。

  何教授说,从近年的研究看,肿瘤的中医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痛苦、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预防肿瘤的复发和延缓肿瘤的发展为目的,对部分患者还有预想不到的缩小瘤块、消灭癌细胞等效果。

    第三,充分调动癌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得了癌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极其重要。开始,患者有悲观消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迅速脱离出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念,与癌症做抗争,才能减轻与扭转种种病理状态,减少病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近年来,何教授一直带领他的团队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研究治疗中晚期癌症患者。他说:“对于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的患者,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的发展,减轻肿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并在此基础上促其康复。”而“带癌生存”的肿瘤治疗思路,揭示了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真谛:可以与肿瘤共同存在,做到“与癌共舞”。

  【带癌生存】是一场持久战

  当然,何教授也强调,“带癌生存”是现代医学治癌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提高临床获益率是其根本目的。作为患者,应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打好抗癌持久战——信心第一,坚强的意志是最终战胜癌症的根本。治疗前后都不要悲观失望,应放松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参加各种可造成不良情绪的活动或紧张的工作。

  生活规律癌症患者除了定时接受治疗外,应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起居、饮食、体能锻炼、娱乐活动、社会交往等,并使之规律化。宽松而充满乐趣的生活,可增强身体对癌症的抵抗力。

  科学饮食良好的营养维持,能够提高和巩固疗效。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年龄、体质、嗜好等综合调配,忌口不宜过多。应掌握新鲜、营养、清淡、对味、少食、多餐的原则。

  合理锻炼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合理锻炼不仅可恢复体力,改善残疾,更重要的是使精神上有所寄托,消除抑制悲观情绪。锻炼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体质、环境,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房事有度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癌症患者过性生活是允许和提倡的,但不能放纵,应有度。一般视年龄、体质、习惯而异,1~2个月 1次为宜。女性患者最好不要生育、哺乳。

  长服中药癌症患者应长期服用中药调理。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以补气血、调阴阳为主,佐以祛邪消积的中药。

  定期复查首次综合治疗后,大部分癌症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并不等于体内的癌细胞全部已被杀死或清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在出现复发或转移灶。为了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患者在治疗后应按照出院时的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辅助治疗癌症患者经各种治疗后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或后遗症,应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中西医方法综合治疗。特别是要防治营养不良,适当地补充各种维生素、白蛋白、脂肪乳剂等。

  消除疼痛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对疼痛的处理,应以综合方法为主,辅以药物镇痛。给药的最佳时间是在疼痛发生时,并掌握疼痛规律定时定量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