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处逢生---1

(2012-02-01 20:16:41)
标签:

王盛中医

皮肤专科

梵山益生

自然疗法

各类癌症

瑜伽

茶道

养生

释道神

分类: 中华梵山益生自然疗法

   绝处逢生---1

 

                                      起死回生一念间

 

  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便是一种“治疗”。

  想当年我翻译赛斯《个人实相的本质》时,常常抚卷叹息,深深的为他对人类心灵的洞察力感到震撼。那是一本心理学的精辟之作。新时代思想主张:“认识自己便认识了神”,说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却往往得穷毕生之力啊!

  在添盛帮我笔录赛斯的《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时,他已进入医学院。那一本有关天灾人祸的“内在”导因的书,颠覆了很多传统社会的见解,尤其在医学上,更对西方医学之舍本逐末——舍心而逐身——多所着墨。添盛内心于是更充满了挣扎,他不认同狭隘的“物质医学”,但如何将他体悟到的身心灵整体医学观变成实际可行、对人有帮助的新医学呢?

   在西方,亦有一些发现传统医学的不足、转而钻研心理对健康影响的医生。我持续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但他们或偏重于所谓的“另类疗法”,或强调饮食、运动,加上肤浅的心理治疗。或有极少数着重于心灵及信念的理论,却少有实践成果的报告。

  添盛并不多花时间和精神去看别人的理论,反倒是经过十几年不改初衷的努力,由研读、矛盾、苦思、解明、融会到实际应用,极富独创性的发展出他自己的一套。

  添盛最见长的是,将他思考和实验的精华,运用在对癌症病友和有精神问题的人身上。数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极大的爱心去做,已有相当的效果。添盛终于可以有信心的将他的方法和成果逐渐形诸文字,除了他已帮助过的病友之外,更嘉惠于一般读者。

  至于他的理论和实践,我想就由读者自己去感受和判断吧。

  顺带想说的是,当我阅读本书的稿子时,基于我个人对于文字表达的重视,及长年写作、审订的习惯,有些地方颇为困扰,觉得结构上比较散漫,或没有精确的解释说明。但和添盛再度沟通之后,我接受了他的表达方式,不再坚持所谓的“严谨”。这种对要求“完美”和“严谨”的释放,本身岂不也是一种“治疗”?

  对于习于严以律己,进而不自觉的严以待人,因而造成各种身心不适的我们,这是不是一个“松动”的契机?

  这正是添盛以他一贯的信心和热诚,所要灌输给我们的健康良方!

  我们的文化推崇的是谨言慎行、文质彬彬的君子,我们要求每个人都活在重重的框框之内。添盛却以他灵活的方式,随处看到生机的信念,和对人性本身的信心,送给了我们这本“文如其人”、俗搁有力、足以起死回生的作品。


                              从“心”着手

    现代医学固然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巨擘,也有非常多的人士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发展不遗余力,但不知怎地,我的内心始终有不足之感。对我而言,人绝不仅只是一个身体而已,人生包括了身体、心理、社会以及灵性的层面,此四者密不可分。

  本书里很多新时代的医疗概念,是我这十几年来对身体、心理以及新时代的思想不断摸索、潜心研究以及临床经验的精髓。

  从事癌症治疗的缘起,是因为在多年前,有个朋友罹患了癌症。当他被诊断出肝癌时,已经是末期了,当时的医学宣判他大概只有四到六个月可以活。基于对生命的热忱,以及想要以自己的所学开展一番新天地的雄心壮志,于是开始和王季庆女士为这位个案做一个礼拜二至三次的身心灵整体治疗,并结合正统的医学治疗。没想到治疗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连医生都觉得这是一个相当不可思议的奇迹,我这位朋友至今仍然健在。

  如同文中所提及,对癌症的治疗,光是对身体进行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是荷尔蒙疗法,甚至所谓“另类疗法”或实验疗法是不够的,最终还是得从“心”着手,这是我向来强调的。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一路走来,我依然如此坚信:唯有从心治疗才是最根本的治疗,而其他的治疗也才能够有其功效。

  长久以来,大家都感受到医学的无力感,也很认同身心一体的观点,可是却鲜少有人真的能够把这样的洞见,变成一种可供操作、甚至复制的治疗方法。

  我从事这样的治疗里发现,的确有现代医学不具有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的技巧存在,其治愈的效果斐然可观,而这些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比如文中所提到的“当下就是威力之点”的观念,固然是耳熟能详的说法,可是却有很多人不晓得该如何运用。

  本书“超越时空的癌症疗法”一章,说明了【威力之点在当下】这样的治疗法,着重的是立即改变的力量。当下立即采取一个有力的行动,而且在当下那一刻深信你的身体是健康的。信念的改变可以修复基因,藉由当下心境的改变,可以改变我们的过去:某个潜意识过去情境的改变,会让突变的基因慢慢地被修复,使我们的身体逐渐产生复原的作用。藉由这样的体悟,癌症个案会逐渐远离对人生的恐惧,开始进入生命的核心,进而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

  当你了解这些概念,具备了这样的治疗技巧之后,你会发现:癌症不是绝症,它所带来的,不是对生命的冲击,而是整个生活品质的改善。癌症的治疗是全面性的,它涉及的,不单是身体的层面,更重要的部分在于人生观念的调整。

  癌症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头号敌人。未来的科技固然会有长足的进步,但再发达的物质科技,也解决不了心灵层面所引发的问题。癌症并非只是身体上的病变,冀望以医学和药物的进步来发展治癌的技术,不啻缘木求鱼。

  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也许呼应了你内心所隐约感觉到的真理,或是唤醒了你对生命的真知灼见。不管你是癌症病友、病友家属,或是治疗癌症的专业人员,希望这种对癌症截然不同的认知以及因而产生的全新治疗法,能够为你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你认同,并有意推展这些理念的话,欢迎一起投入“从心抗癌”的行列!

 

                     人生最大的财富——身心健康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的这首偈告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关系。通过身体症状,觉知观照自己心灵上的阴影,面对拂拭尘埃才能达到身心灵合一的健康光明人生。

  整体观是这个时代真正有效的信息和观念。从国外到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事物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出发,着眼于全局,发现问题,处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愉悦快乐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命。但是医生只去医治人的身体症状,心理工作者只从人的心理行为方面去除问题,人为地把“身体”和“心理”分开的现象也非常的普遍。

  几乎所有的疾病症状都是要强迫人们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症状其实是我们自身的镜子,它照出我们的阴影---那些不想成为、不想在自己身上看到、不想经历、不想使之成为特点的所有被排斥的东西。症状只是阴影的表达模式,它告诉人们信息,是人们的老师和指路人。在我十几年的心理学习咨询教学禅修中,特别是近些年的体悟实践的过程里,我让患者学会与症状和平共处,面对它,绝对不要抗争和战胜它,就如佛家所说“感谢伤害过我的人”,也有癌症患者绝处逢生,走到了柳暗花明的新世界。

  我深深的看到病人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使他受苦的是他的认识的模糊。无论是细菌、病毒或毒物还是地球的射线都没有引起疾病,是人们把它们作为辅助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病。就如水泥、砖和木头等物质都不能形成房子,是人们利用这些物质手段来表达设计师的思想和观念。所有能见的东西,所有具体和功能性的东西也仅仅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因而也是通往不可见事物的桥梁。许医生的书里也会有许多的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癌细胞为心灵代言: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

 

    细胞的癌变是一种迫不得已,它是身体对我们发出的信号。在脚步越来越快的现代,许多人患上了爱无能,不仅是对别人,对自己亦不例外。看完《绝处逢生》,我更加的意识到,现代人真的是应该善待自己了。

    男人们和女人们各自对自己的苛刻,女人们一直在严格的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妻子,称职的母亲,孝顺的女儿和儿媳,虽然她或许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完美大家也会接受,但是她自己却是无法接受的。而男人们在事业的打拼中,渴望爱,有时候也会脆弱,但是独自忍耐,却不向家里人索求自己需要的爱,更不能向周围的人表现出自己的脆弱,因为脆弱的男人是这个社会不能接受的,一个强壮的爸爸、一个有责任感可以依靠的丈夫、一个雷厉风行的老板,一个做事利落的员工,才是这个社会最完美的形象。

  所以无论是男人们还是女人们一直在扮演社会角色而不是自己的角色,他们一直以为那是理所当然,但是从来没有追究过这样的生活于自己的意义。

  长期的心灵压抑,让女人们得了宫颈癌和乳癌,男人们得了喉癌和胃癌。当他们回头看时,才发现那样的生活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他们懂得了这个原因之后,才懂得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心灵真正的自由,身体才会发挥自己的自愈能力,将自己治好。

  事实上,我看完《绝处逢生》和《癌症不是绝症》时也开始反省,是不是我也是一个不擅长爱自己的人呢,每当我想违反自己的内心时,我总是会在自己的心中警告自己一下,要爱自己,遵从自己心灵深处真正的需求,让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受到满满的爱。

  或许现代人身处在一个繁忙的时代,我们总是以为让自己“闲下来”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妄想,但是事实我们可以偶尔给自己一个爱自己的空间。就像是许医师所呼吁的那样,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吧,做真正的自己吧,只有那样健康才会永远陪伴着我们。

 

                        学习情感与情绪的表达

  意念是身体的主人,如果自我没有办法为自己的生命做主,这个人会活得快乐吗?内在期待与外在现实之间常会有落差,对心理而言,那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巨大失落感。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表达不出来,觉得再怎么说也是枉然时,他会出现无力感;而无力感与疲倦感,常是癌症早期的征兆。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癌症患者在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上较为压抑,他们通常容易抑制自己的感受,以迎合别人的需求,也较不会表达自我。虽然这不是放诸四海的标准,可是临床上的确有这样的现象。

  我辅导过一位肝癌患者,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是黑白而非彩色的,觉得自己总是配合他人,总是在看人脸色办事。如果别人有意见的话,他一向迎合旁人,而牺牲自己的意见。他甚至觉得自己不是生命的主人,不知为何而活,仿佛在为别人而活似的。

  意念是身体的主人,如果自我没有办法为自己的生命做主,你认为这个人会活得很快乐吗?我想大概不会。一个人的生命之所以多姿多彩,是由于他能够表达自我的意见,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否则,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不敢生气”就没有“生气”

 

  内在的期待与外在的现实之间常常会有落差,对心理而言,那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巨大失落感。这样的落差,一开始虽然不至于形成癌症,可是慢慢累积之后,却会使人逐渐变得没有脾气。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再也表达不出来,进入了槁木死灰的状态,觉得再怎么说也是枉然时,他会出现无力感;而无力感与疲倦感,常是癌症早期的征兆。

  与其说无力感与疲倦感是癌症造成的,我宁可说:“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无力感与疲倦感,逐渐形成生理上的癌症,而非其反面。”为什么一个人会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主因是怕起冲突。有些癌症病友相当敏感,他会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和内心状态,但由于不希望和人起任何冲突,且他认为冲突、争吵只会闹得不愉快,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因而觉得:“既然如此,又何必多费唇舌?”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有负面情绪没有表达出来,又无力自行化解,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研究发现,得癌症的人多属于C型人格,也就是比较压抑型的人格。这类型的人觉得:“如果我表达自己的意见,只为自己的生命奋斗,是行不通的,别人不会同意的。”他们认为: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换来的只有冲突,所以宁愿把内心的感觉压抑下来,但他们的内心是不快乐的。

  有人认为愤怒是很不好的情绪。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一个人为什么会愤怒?因为他有期待。事实上,愤怒的原始目的是要对现状提出抗议,使外在情境能够符合内心的期待。它的本意是:我希望人生能够符合我的期待。当内在的期待跟外在的现实有落差,或是期待落空时,我们就会愤怒。

  愤怒是一种能量,是为了要让我们产生行动去跟别人沟通,表达我们的不满,并且表示希望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如果一个人明明对现状不满,可是压抑了下来,就会开始变得沮丧、忧郁而感到无能为力。生命中一两件小事无能为力,或许没有关系,因为还有其他的活路,还有可以奋斗的领域;可是,如果生命中最主要的生活区域都令人感到无力、沮丧,并觉得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那么活下去还有意义吗?

  当一个人对未来感到绝望的时候,其实正好给了癌症生存的温床!所以我们必须重新看待愤怒情绪,并且善用愤怒的能量。我们应如何藉由愤怒的能量而采取既符合现实、又能有效沟通以改变现状的方法呢?心有不满,是因为我们希望采取平和的方式来改变现状,让生活过得更好,这是愤怒的原始目的。

  愤怒和暴力是不一样的。暴力是对改革的无望而产生的反击,它会带来破坏。而愤怒是为了现状的改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没有办法善用愤怒,它就有可能会变成暴力,而暴力是我们不乐见的。如果因为厌恶暴力,而把我们的不满、愤怒都吞进肚子里的话,会变得无力、沮丧、忧郁,对生命就不再有期待,也不会想努力去改变什么。

  当一个小孩对父母说出“我恨你”的时候,他真正要表达的是:“我这么爱你,如果你也爱我,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因此,我们可以说:愤怒是为了得回爱的一种手段。如果对一个人没有期待,就不会有愤怒。可惜的是,我们通常只表达了愤怒,却没有表达期待以及对爱的渴望。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以致人们甚至不敢再有期望。可是,一个没有期望、没有希望的人生,怎么走得下去呢?如果我们不能善用情绪和外界或他人沟通,那么就会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无能为力。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生气的情绪都不敢表达,那他会活得愉快吗?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人极力地主张自己的意见,拚命想主宰别人,而我们又不想成为这种人,所以不妨采取妥协之道,那就是:温和而坚定地表达我们的主张,不贬低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情绪,却不伤害别人,自发性地做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现有的教育制度常让我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我想可能的原因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常被鼓励去模仿、学习并且服从,很少被鼓励去表达自我、对自己有信心,导致自信及自我肯定的态度在无形中被剥夺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存在有信任感,他会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会担心展现情绪将遭受否定。

  关于癌症患者家庭背景的研究发现,患者的家庭常常不容许他们表达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思想及情绪。只要一开口就被否定,只要表达自我就被责备,这种小孩长大后,在情绪的抒发和表达上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并非来自骄傲、看不起别人,或藉由胜过别人而得到表象上的自信;自信是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信心。

 

                          心灵对话,自我疗愈

 

  《绝处逢生》是癌症身心灵治疗的经典之作。它在台湾社会掀起了一股身心灵成长、疗愈的风潮,时至今日,我仍然在各式各类的场合里,听见许多癌友的分享,他们都共同提及这本《绝处逢生》是如何震撼他们的心灵。

  许多癌友因这本书转变了他们的人生,也明白了为何是自己罹患了癌症,于是,他们不再陷入徬徨、恐惧及痛苦中。有位癌友告诉我,她连看七天,连哭七天,终于将这本书看完了,从此,她明白必须为自己而活、而奋斗,必须回来疼惜自我,唱出自己人生中最想唱的那首歌,不再只是压抑自己的感受、为别人而活。

  有位肝癌的患者,无视于肝病的人必须在十一点前就寝这个健康提醒,熬夜看完这本书,然后想,怎么会有这种怪医,竟敢违背所有的医学知识,写出这本离经叛道的书。但是,书中的一切却又如此深深打动他的内心,在绝望的心境中开启一线光明的希望。

  为了因应海外读者的需求及无法就近得到身心灵疗愈机会的民众,我便在《绝处逢生》的十二章节之后,加入了“癌友自我检视清单”及“癌友自我疗愈练习”的实际步骤。其目的是希望各位看完这本书,就仿佛亲自与我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及自我疗愈之旅。

  当然,以我一贯的作风,不可能只把好东西留给海外读者,而没有照顾国内民众,因此,这本“癌友自我疗愈练习”版《绝处逢生》于是诞生。

 

第一章 给你一个癌症新定义

 

  癌症应该被视为人生的转机,这个转机不是教你怎样去吃更多的健康食品,或是教你如何去找更多的抗癌方式。这个转机是教你如何去改变人生,引导你去重新检讨对生命的态度。

  癌症,是身体的一种重大疾病。当然,很多癌症是可以经由早期诊断而早期疗愈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得了癌症,似乎就代表“离死亡不远”了。而现在,我想为它重新定义。

 

                  癌症新定义——人生的转机

 

  癌症不应该只被视为身体的疾病,它是透过身体而反映出来的人生现况。

  这正是我的观念跟西方医学最大不同之处。癌症不是因,而是一个果。我个人认为,真正致癌的原因,并非如现代医学以为的由饮食因素、化学污染,或是有些医学专家所说的自由基的问题。以饮食为例,过度强调“吃致癌物会致癌”的想法,只会让人产生恐惧,而恐惧对身体的危害远大于致癌物。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与身体的关系,远比吃下去的东西更密切。请记得:You are what you think, not what you eat!

  没错,癌症的确是一种基因的病变。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基因病变呢?现代医学的最大问题在于:现代医学其实是一种物质医学,并非真正的医学,但大家却会把物质医学和医学画上等号。我想提倡一个革命性的观点,那就是:真正致癌的因子,不是在物质层面能够找到的。

  在我治疗的许多个案里,我常常看到,真正的原因是发生在心灵面,甚至可以这么说:心灵原因如果没有被了解、没有被洞悉、没有予以面对的话,任何只考虑身体的医疗、物质的医疗,或是所谓“基因疗法”,基本上都是舍本逐末,甚至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我甚至认为,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对癌症向来有力穷的感觉。唯有当医学的发展不再只考虑身体,而开始正视心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时,那才是最究竟的医学之道。

  所以,我要对癌症重新定义:癌症应该被视为人生的转机,这个转机不是教你怎样去吃更多的健康食品,或是教你如何去找更多的抗癌方式。这个转机是教你如何去改变人生,引导你去重新检讨对生命的态度。它要引导你去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你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透过这样的觉醒,才可能把启动基因产生病变的力量,导至开创生命契机的方向。

  大多数的医学专家并没有真正看到这一点。在整个医学教育里,所学会的大概就是物质医学吧!在我的观念里,假设癌症是显现于身体的一个结果或效应,那么真正能够启动这个过程的,其实是心灵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样的力量,也许未来对癌症的整体治疗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我们将不会一直追着癌细胞穷追猛打,有时甚至连正常的细胞也遭殃;我们会找到背后扭曲的能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进入能量的层面做调整,让这样的细胞病变得以逆转它的过程。这也是我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就如我前面提到的,癌症应该被定义为:

  一、它是心灵能量被阻塞、扭曲而显现在肉体上的结果,所以应从心着手,而非从身着手。可惜的是,很少人能认清身体健康与心灵的关系。

  二、它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渴望改变的动力。癌症的兴起,代表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并不符合内在的需求。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只在于物质水平,而心灵能量是被扭曲的;人类已经到了不能再逃避的地步了。

  三、它是人生的转机。人们应学习如何将这股被压抑的情感能量,转化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

 

                  癌症病人应如何看待自己?

 

  大多数病患在得知自己罹癌的剎那,大概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自认倒楣,或认为是自己的饮食方式不健康所导致,或是归咎于遗传因素。于是他能做的,只是寻求医学的协助,例如开刀、化学治疗或是放射治疗等。很少人能够在这些过程中寻找到内在的力量:一个真正能够转化生命品质的力量。

  逻辑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得了癌症,他又该如何去治疗癌症?仅凭一些医学科技就能帮他幸免于难吗?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他应该去想想自己的内在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样的因,导致疾病的酝酿。

  其实,就现代医学的观点,癌症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疾病,它有逐渐发展的过程。可是,现代人对于人生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实在太陌生了,很难透过对自我的觉察,了解到自身的内在力量是如何被扭曲而产生这样具毁灭性的效果。

  很少人会对自己要过的生活给予真正的关注,而多半只着重在金钱与物质上。癌症则让问题浮上台面,逼你去面对。它是生命的品管者,灵魂的警讯。

  如果大家能够了解上述的概念,相信一定能明白,癌症就仿佛是身体的毁灭性讯号。当一个毁灭性讯号启动之后,不仅只是毁灭身体这么简单而已,它其实是要指出人生的新方向。当我们听到那个警讯,如果能认出启动它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去改变那个过程。

  依我自己的经验,在临床个案身上,我往往看到一股自我毁灭的倾向,可是大多数病友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当这样一股毁灭性的讯号响起之后,他们才警觉到,原来自己的人生已经到达不可收拾的状态了。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仍只有少数人愿意回过头来面对他们的人生。

  我常觉得,真正的问题绝不在癌症上面。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得到了癌症,只要癌症治好就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想法对癌症病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如果这个人的想法可以换成:“我所得到的癌症,正是反映出我的一些人生态度,尤其反映了我对未来的绝望。”那么我会恭喜他,他有救了!他明白癌症是一个转机,是要引导他去找到自己内在生命的出口。因为他的内心其实经历着很大的痛苦与绝望,找不到出口,正处在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情境。

  这个时候,癌症的讯号出现了,它告诉你:你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自我毁灭,让癌细胞蚕食你的身躯;另一个是把它当作转机,去集结你的能量做命运的突破、生命的大回转,以全新不同的态度面对人生,而这是你之前没有勇气去做的!癌症让你有勇气去过你以往不敢过的日子,并放弃你原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生活。

 

                    开启内在的力量

 

  我想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概念,那就是:癌症存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向更好的生活品质,而非如医学描述的,它就像恶魔般地想夺走你宝贵的生命。当你觉察到癌症与你内在的沮丧、绝望有关,它的起因是在你的情感、思想及生活里,而非在物质里,这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恭喜你!你有救了!”因为你很清楚明白:癌症只不过是个幻象,它反映出你的心境,反映出你内心的绝望和痛苦,是绝望和痛苦让你无法活下,这才是真正的理由。

  我再强调一次,绝对不是你的癌症让你活不下去!但是很遗憾,我们处身在一个以物质文明为主的社会、以西方物质医学当道的思考逻辑里,所以关于“真正的问题绝不在癌症上面”这样的思维,或许会令大家觉得非常陌生,可是事实的确如此!

  只有破除掉对癌症的恐惧,我们才会有力量把它变成一个转机。有个很重要的观念要告诉大家,那就是:很多人得了癌症之后,会把目标放在“我如何能够活得更久一点”,可是这并非癌症要告诉我们的!相反的,癌症希望我们知道:你活得这么久,却活得那么没有品质,有什么意义呢?要如何活才会让人生发光?要如何活才会觉得人生有价值?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过的人生?

  癌症其实是要引领我们去开启内在的力量。我愿意再三强调,癌症是内在生命能量被阻塞、扭曲的结果,可是我们对这个被阻塞、扭曲的能量,往往并未付出真正的关注。其实,这被扭曲的创造性能量已启动了基因的突变,使细胞不正常增殖,一般人在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之后,非但对这个能量视而不见,反而进一步动用各式医学科技去打击这个能量扭曲过后的结果,以为这样就能治好疾病。然而,真正治疗癌症的契机在于:能够认出这样一份被阻塞的创造性能量是如何被扭曲的。

  如果这内在生命的能量没有被扭曲的话,它可以大幅更新你的身体机能,使你的生活充满创造力,让你的灵魂活力洋溢。

 

                        主宰者是自己

 

  其实,癌症治疗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必须对生病的个体有深深的同情与了解,还要对他的人格所面临的困境有所觉察,甚至病患自己,一定要超越我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幻象。身体的癌症只不过是个现象,它跟魔术师在表演时展现出来的舞台效果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我们真的了解它内在真正的原因和机制,其实就没那么可怕了。

  大多数人一旦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当下就慌了,以为自己不再是生命的主人,一下子就被击垮,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身体似乎脆弱得像个无助的婴儿,任由疾病宰割;或是寻求外来医学的力量,把身体当成了战场,让外来的癌症,与外来的医学力量对抗,可怜遭殃的总是我们的身体。就好比日俄战争,日俄两国在中国打,不管谁赢谁输,倒楣的都是中国。

  现在我要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癌症并不是外来的一个力量在你身上莫名其妙地发生,你会这么想,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灵实在太缺乏了解了!如果一个人能够觉察到,他内在扭曲的情感对生命无力的怒吼,竟然可以产生癌症;如果他明白自己有那个力量,当然就有能力去扭转那个力量,因为他知道:主宰者是自己!

  这一点,大家听起来或许会觉得有点像童话或神话的感觉,不过我要强调,现代人对自己的认知过于狭隘,对自己的了解实在太有限了,仿佛把他所有的自己都等同于他的自我,划地自限,才会产生这么大的无力感。

  所以,请记得这段话:

  如果我们能扩大对自我的认知,扩大对自我的觉察,我们自己就会拥有抗癌的力量,而进一步将这个人生的危机化为转机,藉以改善生活品质,而不是成为癌症的受害者。

  受害者永远是没有力量的。我们必须破除对癌症的恐惧,诚实的面对自我,不再逃避,不再自我欺骗,肯定癌症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找到它在个人生命当中的理由,这才是癌症存在的正面意义!

 

                  癌友自我检视清单发病

 

  为什么是我得了癌症?

  1.在最近一年半年内,我是否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如:失恋、被伴侣背叛、离婚、失业、经济危机、人际关系重大冲突等,而觉得活得很辛苦?

  2.最近几年我是否常常在想,说不定死了还比较轻松?

  3.我的人生主要目标,诸如婚姻、事业、养育孩子等,是否都已达成?

  4.我的人生主要目标,诸如婚姻、事业、养育孩子、自我实现等,是否这辈子已不可能达成?

  5.自从成年之后,是否背负的责任越来越多,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快乐?

 

  如果我不是癌症的受害者,而只是要藉由癌症的过程来放下过去的自己和人生,以便开创全新的生活,那么,我该问自己哪些问题?

  1. 如果有轮回转世,下辈子我最想当的人、希望过的生活和从事的职业是甚么?

  2. 如果我过去都只是为了家人、朋友及社会而活,若生命只剩下六个月,那么我该如何为自己而活?

  3. 甚么是我一辈子都很想去做的事,但碍于种种现实而从来没有真正去做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绝处逢生---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