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方向,不看指数震荡
(2017-02-06 22:35:43)
标签:
方向震荡选择 |
分类: 微博 |
2014年8月18日,我在自己“新常态经济、股市的‘下行过渡观’”一文中谈到:
一、“新常态”题中之现实、历史意义,应是告别GDP7.5%以上增速。却可能、应该随着经济转型逐渐进展,走向6.5%,直至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保持接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约2%至3%左右。
二、以之相适应,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也终将与世界接轨,走向股市自己新常态。平均市盈率或应为7(熊市)至15倍(正常年景)。牛市不应该超过21倍,或不太偏离的倍数。数据的基础正是可能的GDP2%至3%的增长速度。或相应的GDP数据基础。
现在,我们国家的GDP是6.4%左右。我们国家的经济和股市的改革、下行是否到位了呢?
正如汽车下坡,刹车总是时紧时松,不停调整,确保安全下行。
货币政策,是否和汽车下坡一样,时紧时松?以确保GDP和经济转型平稳下行,再进入新的启动领域。
自然,货币相对宽松时,GDP表现相对较好。货币政策收紧时,GDP当然按调控方向继续下行。
GDP这种相对表现时好时差,对A股现在说,自然提供了指数震荡,和投机机会。
不过,这种投机机会,实际上都给看清了方向的大资金,在大鱼吃小鱼交易体制中,提供了期间震荡、短线吃小资金,和被套大资金逐级震荡出货的机会。
这就在于资金,尤其是中小资金的选择了。
货币政策时紧时松,本身就存在转换逻辑。GDP表现也自然有滞后逻辑。
当事实上的加息政策出现,不高度注意转换问题,不注意表现滞后问题,那么,就只可能让自己又成为输家。
总是想发财,继而想苦斗捞回损失,没完没了的参加投机。不想改弦更张,通过价值投资得到投资回报。最后,总是成为输家。这就是A股市场散户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