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孩子如何检测课外阅读效果 李妮
(2014-12-15 11:09:44)
低段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低段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检测也一定要跟上。要做到及时、有趣、有效。有效的检测是对学生习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阅读实践,没有及时的检测跟进,好多孩子没有习惯也没有兴趣再去读。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检测的及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才能够让阅读检测真正收到实效。我们琢磨了很多的形式:
一、创星达标,喜报激励
在《日有所诵》和《唐诗三百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阅读背诵的儿歌到老师处达标过关,老师并颁发喜报鼓励。50首位一星级,100首为二星级,200首为三星级。并在每周情况小结中反馈。低段孩子就喜欢这种激励的达标机制,孩子们的达标积极性非常高。
二、故事大赛,讲、演结合
在故事类书籍的的阅读过程中,为了检测孩子们在家讲故事的成效,我们在班中采用了故事大赛的形式,由一人或多人讲故事,也可以边讲边表演。在听故事的同时,也是自己阅读的再巩固和体验。在阅读《文字的奥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还专门准备了一块白板,每天请一个孩子来讲一个或两个文字的故事,并把这两个字的由来写在黑板上,请大家共同欣赏。本来这是一套知识性比较强的书籍,部分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对此不甚感兴趣。通过这样一种反馈的方式,孩子们既听到了听到了知识,方便了识字,又提高了阅读的兴趣,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阅读。
三、画画插图,班级展览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画的插图我们往往通过办插图展览的形式,把孩子的图画进行张贴,并让孩子自己投票选举。展览一般为期一个星期左右,既营造了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又让孩子在欣赏和评论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到阅读过程中。比如我们举办过《洋葱头历险记》插画大赛,《中国民间故事》插画比赛。孩子们通过阅读感悟文本,把自己的感悟通过绘画进行表达,又在欣赏和品论过程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四、知识竞赛,阅读比拼
二年级下半学期,我们班孩子接触到了许多知识类的书籍,如《植物世界大百科》、《动物世界大百科》、《恐龙的奥妙》、《十万个为什么》,探索自然的天性让孩子对这些书很感兴趣,如何检测呢?我们利用阅读课和班队活动的时间安排了知识竞赛,学生自己出题,小组互考,赛前认真准备,赛时自信答题,赛后继续阅读。班中出现了好些小博士。
五、创意画写,读书笔记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孩子的阅读也渐渐走向深入。如何让孩子读得有趣、读得深入、读得有自己的理解,孩子们做起了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不是简单的摘抄。笔记里有他们画的简笔画,有他们提的问题,有的甚至画了几个主要人物,并在旁边简要批注人物特点,还有的把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用网状图加以说明……这些创意笔记丰富了孩子的阅读体验,老师隔几天看一看孩子的笔记本,挑出精彩的加以展示。这样的阅读反馈孩子做着轻松,有趣,有非常实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