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小学语文只立足于课内阅读,对课本教材反复咀嚼,却极其忽视课外阅读,只寄希望于学生课外自觉阅读或家庭教育,对于课外阅读的检测则更加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显然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检测方法促使学生去阅读。
一、鲁迅先生指出“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阅读中要求学生做一些阅读摘抄,把阅读中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语段摘抄下来,在阅读交流中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获得较大的信息量,阅读的内容范围得到扩展。
二、让学生轮流将自己阅读到的妙语佳句抄在小黑板上,在课前诵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三、欣赏。利用阅读兴趣课让学生将自己阅读到的内容在小组和班集体中共同欣赏,可以交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交流阅读的心得。通过交流,引起学生对他人的阅读内容的兴趣,产生阅读的渴望和冲动,拓展阅读的内容。
四、竞赛。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如:课本剧、诵读、成语游戏、画画写写、为文字配图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体验阅读的乐趣,从阅读中找到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考核也是检测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方面。考核的形式也比较多,较多的是通过速读的方式进行考核。
速读即快速阅读,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默读,然后在10分钟内完成相关练习。练习内容是跟文章内容相关的,以选择、填空,问答等形式进行。内容有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把握以及感悟等。这种阅读方式训练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教师要变换多种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使课外阅读的成效真正落到实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