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不安全依恋型人
(2011-02-17 13:47:51)
标签:
依恋宋体活动基地有效沟通探索行为杂谈 |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
安全依恋、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是上一篇的文章中列出的三种不同类别的依恋关系。后两种的不安全依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常常碰到,有的也会是两种不安全依恋的混合型。
像朱莉一样的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的女人几乎到处都是!缺乏自信与低自尊窒息了这些人的理想和抱负,妨碍了职业发展并导致了很多的工作、情感和为人父母的困难和问题。在单位她们讨好上司的努力常常使周围的人不安并心生厌烦与憎恶,同时为了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也因为她们恐惧独处、不想陷落到寂寞和孤独的境地,说很多违心的话,常常在不自觉的喋喋不休中舒缓其焦虑,习惯性的与任何她喜欢的不喜欢的人共同逛街、吃饭、娱乐。更有甚者,其私密关系也可能失常,会下意识的用性来吸引异性的注意与友爱。
像艾米一样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的女人也不难找到。缺乏职业成功所必须的自信,使她们痛失一些职业生涯中非常珍贵的机会。最为关键的是她们很难信任别人,所以,对他们而言,对依赖于别人的恐惧,使她们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打点大大小小的所有细节,不能与同事团队合作而高效地工作。而且,由于下意识的避免与别人在情感上太过亲密,她们常常让人有被隔离在外的感觉,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也使她们在遇到困惑时常常孤立无援。无疑,这种性情也妨碍其私密关系。结果是她们没有能力使自己依赖伴侣来获得支持、快乐、情感和爱等,因为不会依赖,所以无法把自己完全托付于别人,也因此难以建立持久深刻的亲密关系。
上面讲的都是女人,难道男人们没有这种“不安全依恋”吗?仔细分析起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说法,除了男人赤裸裸的对女人的占有欲的展示外,不也是一种不安全依恋心理在作祟吗?在“依恋需要和探索行为间的交互性关系”中指出:“当母亲在场、感觉安全时,儿童会随意走开,去探索玩具、人们、或周围的其它有趣东西。然而,如果儿童信步走开太远或专心玩了一会,则对与母亲分离的不安就会增强,直到几分钟后儿童停止探索并返回,通过与母亲亲近及交流,来“补给”依恋需要。在向母亲“报到”后,儿童再次离开母亲去探索。这种交替出现依恋行为和探索性游戏的行为模式,被称为“安全基地”。当儿童安全依恋于母亲或其他经常性照看提供者时,儿童能够以此人为活动基地,并从它出发进行探索。”
只不过成年后,“安全基地”的“照看者”由母亲换成了妻子。而且,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男人,他们很有钱,不需要妻子工作挣钱共同承担养家任务,妻子的唯一任务实际上就是一个安全基地的“照看者”。我认识一位男士,他每天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你妈呢?”,给妻子的电话,一开口就是:“你在哪儿?”
安全感的不确定是衣食无虑的现代人的最大隐忧,不仅因为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影响,没有莎拉那样的幸运,有一个“好妈妈”和“好的安全基地”,而且因为淘汰和竞争,因为对未来的把控感的缺失得到不断的强化。因而,它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之一。